•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释义: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释义: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释义: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释义: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释义: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

    释义: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

    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10、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

    释义: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