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咏颂荷花的诗词
赞美荷花的诗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
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荷叶 宋.苏轼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荷花 宋.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去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梦行荷花万顷中 宋.陆游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
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花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红白莲 宋.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秋莲 明.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般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题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红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轩忽漫看图画,疑是昭阳镜里开。
秋荷 清.郑燮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莲花的别称:
1 芙蓉
《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
”《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
”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
2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 蕖。
……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
”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
芙蕖,未发为菡萏。
”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
”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
3藕花
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
4水芙蓉
《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
”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
4 草芙蓉
《广群芳谱》“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
”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
5 水花
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
”
6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
”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
7 泽芝
《类聚》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
”
8
灵草
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
”
9玉芝
《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
10 君子花
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莲又称“君子花”。
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芳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
”
11水宫仙子
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
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
12净友 又称净客。
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
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
”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
”
13菡萏 即莲花,或指未开之莲花。
《尔雅》:“荷,芙蕖……其华菡萏。
”唐代刘商《咏双开莲花》:“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明李梦阳《去妇词》:“菡萏鸳鸯不羡,人生一别何由见。
”
关于莲花的诗歌鉴赏:
《枯荷》 宋·许棐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注释】衰飒:衰败凋残。
青钱:喻指荷叶。
肯信:怎信、岂信。
【解读】讽喻之意。
繁萎荣枯,自然之序;盛衰兴替,人事之常。
一反赞美惯例而另辟一径,以荷花的荣枯以喻人事盛衰,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东坡云:“荷尽已无擎雨盖”,前二句意本此,着力演绎其“枯”。
下半以回顾为转、以议论作结,可惜是回到了宋诗说理的窠臼。
作者面对衰败已尽的枯荷想到了现实:荷在盛极时可是绿盖满池塘啊!那时会想到在肃杀的秋天衰败凋残的惨境吗?会相信这个枯败殆尽的结局吗?
转句用“青钱”喻荷叶,就通过阿睹物“钱”把物事扯到人事上来了。
人事沧桑、命运盛衰,那些得意忘形、趾高气扬之辈,会想到将来可能有破败的一天吗?
比兴得体,讽刺辛辣,有如当头棒喝!
《莲花》 宋·杜衍
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注释】莲花:一作《咏莲》;作小池:一作“涨作池”;晓来一作晓开。
芰荷:泛指菱、荷。
参差:长短高低不一致。
真妃:杨贵妃字太真,因谓。
【解读】以人比物,神、态兼备。
起句写因,营造环境;苍苔、小池暗喻幽静、娇小。
次句应题,芰荷切“莲”;绿参差是为“花”的出场先作渲染,进一步营造“众绿拱花”的环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该主角登场了。
“晓来”二字有机关,是“转”的关节。
上面是“绿参差”,一点也不关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场,该怎么办?那就让时光偷偷地溜过一个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一片绿,可今早醒来(晓来)所见到的已是“一朵烟波上”啦!留下了一整夜能让人驰骋思维的空间。
转得有依据,自然合理。
最后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结。
“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
用杨贵妃雪肤花貌、婀娜多姿的娇软形象和她出浴时的神态来比喻莲花,真是柔情绰态、风光无限,起到神形兼备的效果。
作者又别出心裁地用“似画”来把节凑放缓、把时间拉长:美景如画,可正在“画(动词)”啊,在这个画的过程中可以更仔细地、尽情地欣赏!
《白莲》 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注释】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解读】整篇用比的手法。
用物比物,把白莲比做嫦娥头上的玉簪,新颖出奇,之前似未有人道过。
起句写时间:午夜,是为切“白”营造环境,也为带出嫦娥(月)提供了条件。
试想在夜间看哪一种颜色最清楚?当然是白色。
而嫦娥所居的月殿不可能在大白天出现。
次句嫦娥的出现又是玉簪出场的先决条件,天上的人事通过一个“坠”字就回到人间来了,如果没有这个字,要准确自然地转到人间的白莲身上还要费许多周折。
第三句明转暗连,画面从天上转到人间,由铺叙转为指事,一“坠”一“捧”就由这句连接。
冯夷是河神,管水,莲生水中,很自然地连上了。
“不敢受”才有“芙蓉出水”的可能。
结句“捧出”动感十足,要不,那玉簪可是沉到水底去啦!“碧波心”营造冰清玉洁、孤芳独立的衬托环境,那晶莹高洁如嫦娥头上玉簪般的白莲盈盈出水的场面,是多么地美丽动人!
全诗环环紧扣、逻辑严谨,颇贴宋诗说理的格调,但演绎手法又突破了“理趣”的樊篱,通篇以形象取胜。
虽只字未题白莲,但仙子风姿绰约、玉簪圣洁无瑕的出色比喻,精当地凸显了白莲的鲜明形象,令人有无限遐思。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注释】素蘤:即白花。
蘤,古花字的另一种写法。
端合:真应该。
【解读】表面看来是写花,其实是写人,借白莲咏怀自况。
“素”,本色,即“白”,起笔便切题;艳色多受人喜爱,暗喻白色受冷淡;用“欺”是增加情感的程度,衬托素花的孤寂,也可理解成白莲受艳色的嫉妒和排挤。
“别艳欺”三字为此篇定下了基调,也为后面第3、4句的转和结提供了依据。
次句铺开,为起句作注以补足其意:白莲既受冷落,本就不应遗落人间,而应该生长在瑶池仙境才符合其清高圣洁的品质和身份。
后半转为寄情托意,“无情有恨”,转的明白。
白莲不以艳色取悦于人,这看似无情,但欲堕于月下风前,这其中能无恨吗?此恨谁知?“月晓风清”恰配得白莲的冰清玉洁。
但篇结是由3、4两句一起负担完成的。
前后两半可以说是每两句各成流水关系,分开即意残句缺。
所以后两句是亦转亦结,意贯而成。
整篇有怀才未遇、自伤迟暮之意。
隐逸并非本心,飘零出于无奈;洁者自洁,借白莲以自况,即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