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山鬼》全文谢谢
山鬼最初见于屈原的《九歌》。
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其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薛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
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
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
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
爰啾啾兮穴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译文
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
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
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
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
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
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
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啊头顶松柏。
你想我啊是真是假。
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
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扩展资料:
1、《九歌·山鬼》
(1)《九歌·山鬼》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此诗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
(2)此篇出自《九歌》,这是第九首,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此篇所描写的可能就是早期流传的神女形象。
(3)她只能在夜间出现,没有神的威仪,和《九歌》中所祀的其他神灵不同。
歌辞全篇都是巫扮山鬼的自白。
楚国神话中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
2、文学赏析
(1)这首诗中的"山鬼"究竟是女神还是男神存在争议。
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
但元明时期的画家,却依诗中的描摹,颇有绘作"窈窕"动人的女神的。
清人顾成天《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
(2)自苏雪林提出《九歌》表现"人神恋爱"之说以后,大多数研究家均以"山鬼"与"公子"的失恋解说此诗。
该说法似乎不妥。
按先秦及汉代的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
但由于山鬼属于"山川之神"。
(3)古人采取的是"遥望而致其祭品"的"望祀"方式,故山鬼是不降临祭祀现场的。
此诗即按照这一特点,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
诗中的"君""公子""灵修",均指山鬼;"余""我""予"等第一人称,则指入山迎神的女巫。
(4)此诗一开头,那打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就正喜孜孜飘行在接迎神灵的山隈间。
从诗人对巫者装束的精妙描摹,可知楚人传说中的山鬼该是怎样倩丽,"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
诗人下一"若"字,状貌她在山隈间忽隐忽现的身影,开笔即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
(5)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萝、清新鲜翠的女郎,那正是山林神女所独具的风采!此刻,她一双眼波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描摹其眼神和笑意,却比《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之类铺排,显得更觉轻灵传神。
(6)女巫如此装扮,本意在引得神灵附身,故接着便是一句"子(指神灵)慕予兮善窈窕"--"我这样美好,可要把你羡慕死了":口吻也是按传说的山鬼性格设计的,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夸自赞,一下显露了活泼、爽朗的意态。
这是通过女巫的装扮和口吻为山鬼画像,应该说已极精妙了。
(7)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
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