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赞美颐和园的语句

    赞美颐和园的语句

    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即使严寒的冬天,连绵不断的峰峦仍披着绿装,色浓似染,空气清新。

    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全园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耸的假山全由黄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传来一片悦耳的声音。

    山上树木葱笼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

    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围墙,只见一条砖瓦砌成的石龙盘绕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腾云驾雾飞越而去。

    再往上石梯就比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时能看见山顶上的游客,听到他们的谈笑声,但真要到顶,还要努力呢。

    终于到达山顶,鸟瞰全园,楼台亭阁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气势雄伟,煞是好看。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岛。

    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

    这座桥长约58米,宽约4米。

    桥的扶手。

    栏杆上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特别是石狮子,大小不同。

    姿态各异。

    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灵活现。

    有的飞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戏玩耍,正是独具匠心,叫人称绝。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1600余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

    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