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和五更分别指什么时候?
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
古人把夜里四十刻分为四段共五个节点,夜里的这些节点被称为“更”。
一夜即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现今的2.4小时。
1、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2、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3、三更在子时整(即子正,亦即00:00),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
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
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
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
4、四更在丑正二刻,名鸡鸣,又名荒鸡。
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
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5、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扩展资料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乌漆麻黑的小巷里,一个更夫走过来。
一边敲梆子,一边叫喊:“大爷来玩啊!”,乱了乱了,重新来。
他一边敲,一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没有钟表,没有手机。
要想知道时间,全靠打更。
打更在中国出现很早,《周礼》记载:“夕击柝以比之。
”,自汉代直到宋元时期,更夫、扫街的都是由市井里正、地保等城镇中最小的管理者出面雇佣、管理。
到了明代,巡更这一行归于丐帮,多是由老弱病残的穷人充任。
清代为了加强管理,便从治安缉盗方面强调巡更的作用,巡更的就成了官差。
民国时期,钟表普及了,更夫这一行也就逐渐被淘汰了。
但这名字却保留下来了,在很多地方,依旧还把守门人叫打更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