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急需一些古诗的创作背景

    急需一些古诗的创作背景

    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描绘了自己一天的劳动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短诗,我们仿佛看到他肩荷锄头,踏着月光,沿着露湿草长的小径缓缓走来。

    诗人劳动技艺不高,所以弄得“草盛豆苗稀”。

    尽管这样,他却毫不泄气,依然从早干到晚。

    辛苦固然辛苦,诗人的内心却很充实。

    他想到的是:“但使愿无违”。

    这里的“愿”既指庄稼的收成,更包含着“聊为陇亩民”、“甘以辞华轩”的志向。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是在“投冠旋旧墟”之后创作的。

    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

    青年时代的他也曾经“猛志逸四海,骞翮〔hé,羽茎翅膀上的硬羽)思远翥(zhù,飞翔)”,渴望着象曾祖父陶侃那样有所作为。

    但是,他所生活的那个“逸虬遶云,奔鲸骇流”(《命子》)、狂暴纵横的乱世,使他“大济于苍生”的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他既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又“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尽管也曾经不止一次进入仕途,却总觉得“志意多所耻”,每次都很快就辞官归里。

    几度出仕与归隐的经历,就包含着他的理想壮志屡次碰壁的痛苦。

    每当他愤慨于官场的污浊黑暗时,心中就不可遏止地燃起对乡居生活的怀念:“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于,他选择了“击壤以自欢”的生活道路,毅然拂衣归里。

    他的田园诗的写作就是以这样的生活经历为背景的。

    陶渊明虽然被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实际上他与当时那些“充隐”之士是很不同的。

    首先他是真正不要当官,真心实意地“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感士不遇赋》)。

    其次,他也不象崇尚玄胜之谈的士大夫那样“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谢灵运《斋中读书》),而是坚定地把归隐之后的生活理想、人生道路落实在“躬耕自资”的行动上。

    因此,描写诗人在劳动中的种种感受就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一个重要内容。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

    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

    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

    看来此论未免欠妥。

    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

    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

    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

    ”(《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

    构思巧妙。

    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

    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

    “渡远”,是“远渡”的倒写。

    “来从”,是来作之意。

    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

    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

    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

    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

    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

    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

    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

    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

    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

    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

    “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

    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

    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

    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

    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

    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

    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

    ”(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

    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

    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

    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

    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