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求苏轼几首诗词的解释

    求苏轼几首诗词的解释

    1应该是苏轼词集里的《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昭君怨》赏析

    昭君怨⑴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⑵,惊破绿窗⑶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⑷。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⑸。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⑹

    注释

    ⑴ 一本题《金山送柳子玉(瑾)》。

    ⑵ 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

    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

    《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

    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

    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⑶ “绿窗”,碧纱窗。

    ⑷ 客将远行,故如此说。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⑸ 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⑹ 上片平稳。

    下片首句一顿,以下便顺流而下。

    叠用“飞絮”接上“落花飞絮”句,顶针接麻格,更显得生动。

    “落花飞絮送行舟”,以为调所限,只用了“飞絮”二字。

    赏析

    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好柳子玉要到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便结伴而行。

    第二年二月,苏轼在金山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子玉名瑾,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其子仲远为苏轼亲堂妹婿,两人是谊兼戚友的。

    词的上片写离别前的晚上。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是谁吹起了优美的笛曲,将人从梦中惊醒。

    是什么样的梦呢?从“惊破”一词来看,似有怨恨之意。

    夜听名曲,本是赏心乐事,却引起了怨恨;而一旦梦醒,离愁就随之袭来,可见是个好梦。

    大概是梦见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吧!欢聚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怎不使人懊恼、愁闷?推开窗户,不知是要追寻那悠扬的笛声,还是要寻回梦中的欢愉,只见江天茫茫,空荡荡的天上,挂著一弯孤单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间。

    江天之际,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闷化作的烟雾塞满了。

    上片写夜愁。

    融情入景,笛声,绿窗,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织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浩淼幽清的图画。

    下片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

    “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

    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

    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名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

    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

    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有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

    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微宽泛的理解。

    诗集送柳子玉诗称“先生官罢乘风去”之后,复数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参。

    通观全词,没有写一句惜别的话,没有强烈激切的抒情。

    将情感融入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情感氛围,使读者身不由已地被引进其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这是本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众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赋予它们生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气勃勃,整个艺术画面都活跃起来,这是本词的艺术特色。

    上片用“愁”写烟,使新月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状柳絮,使之与东去的流水对比而生情。

    而“愁烟”和“飞絮”在形态上又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飘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们轻虚空灵,似乎毫无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无限扩散,弥漫整个宇宙,用它们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传达出迷蒙怅惘、拂之不去的眷恋之情,那是再妙不过的了。

    但作者似乎是随手占来,毫不费力,只道眼前所见,显得极其自然。

    这正是词人的高超之

    2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

    境;不象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

    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

    《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

    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

    公谓此意

    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3

    此词为作者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在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在叫卖黄瓜。

    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

    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4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1037-1101) 年代:宋 体裁: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

    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

    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

    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

    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

    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

    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

    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

    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

    “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

    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

    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

    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

    年十六,不肯嫁人。

    闻坡至,甚喜。

    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

    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

    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

    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

    苍:苍鹰。

    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

    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

    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

    如满月:把弓拉

    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

    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

    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

    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

    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 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是一 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就是指的这 首词。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 ”,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

    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

    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6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

    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

    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

    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

    “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

    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