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初中生必背古诗50首详解

    初中生必背古诗50首详解

    一帖发不了那么多字,就一帖接一帖发

    1。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

    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在鲁国做官,后来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生主要

    从事著述和讲学,留下了许多富有启发性、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至理名言。

    空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里。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语录

    体散文的典范作品。

    解读

    这六则语录主要体现了孔子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见解,言简意赅,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论述含意深刻,富有哲理性,两千多年来

    一直是鞭策人们学习进取的格言警句。

    分层赏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

    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

    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读书的人要立

    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

    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

    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

    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述而》)。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

    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这里孔子在回答子

    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

    住根本。

    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

    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

    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由此

    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

    中也表现出来。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

    这一思

    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

    ,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

    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2。

    《鱼欲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作者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子的散文以

    雄辩著称,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气势宏大,层层逼进,说理透辟。

    解读

    在这篇文章里,孟子阐述了“舍生取义”的主张,批判了见利忘义的行为。

    生命诚然可贵,而高尚的道德行为是更为重要、更宝贵的,当“生

    ”和“义”不能兼得时,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赏析

    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

    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不

    义的事来,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身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作者也是孟子,选自《孟子。

    告子下》,题目为编者所加。

    解读

    这篇文章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哲理。

    中心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恶劣的环境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取得生存和发展:优裕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

    赏析

    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

    ,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

    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的论断。

    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遂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作者

    选自《左传》,作者相传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

    《左传》内容丰富,是一部很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集,对复杂的政治事件

    和战争的描写尤其简洁生动,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才华。

    解读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重心放在“论战”方面,对操刿论战的部分详写,而战争场面略写。

    全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赏析

    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

    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

    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

    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5《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

    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者:西汉时候刘向重新编校,定名为《战国策》 。

    解读

    这篇文章写的是战国时齐国的国相邹忌巧妙地劝说齐威王纳谏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寓言性质和故事性。

    文章成功地刻画了见微知著、善于讽谏

    的邹忌和从善如流、锐意改革的齐威王两人的形象,其他几个次要任务虽然都只寥寥几笔,但也都写得十分传神。

    赏析

    这一主题思想显然是《战国策》的作者总结了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在政权的得失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从文章的思想性看,值得肯

    定的地方正在于此。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以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

    过去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我不大同意

    我以为,毋宁说它近于浪漫主义还更为确切些。

    因为文章本身固然对齐威王君臣不无美化之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

    希望,这才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理想化了。

    这就是文章之所以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的思想基础。

    6《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

    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

    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

    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

    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解读

    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风格朴素简练,不事浮华,情真意切,一字一句都发自肺腑,流露出真挚的忠君爱国之心,十分感人,千百年

    来打动过无数志士仁人。

    赏析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

    )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

    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

    ”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7《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

    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解读

    这是一篇描写美丽幻想的优美作品。

    文章语言洗炼优美,叙事委婉曲折,写景状物名明丽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

    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

    好。

    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

    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

    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

    的。

    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

    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

    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

    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

    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

    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

    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

    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

    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8《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

    郦道元(?-527),字善长。

    解读

    全文综合运用比喻、衬托、对偶等多种手法,写得层次清晰,情景交融。

    文章以引用哀婉动人的渔歌结束,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赏析

    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

    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

    的想像力,让学生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作扩展联想,而不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词汇的讲解上。

    三、引导学

    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

    但是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

    作者的欣赏之情,他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

    有关资料一、郦道元生平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

    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

    ,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

    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

    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

    西讨关中,亦不至州

    ,道元行事三年。

    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

    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

    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

    今可

    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

    ”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

    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

    刺史寇祖礼。

    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后为河南尹。

    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

    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

    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

    会诸镇叛,不果而还。

    孝昌初,

    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

    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

    梁军至涡阳,败退。

    道元追讨,

    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

    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

    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

    选州官,多由于念。

    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

    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

    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

    刺史萧宝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

    宝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

    亭在冈上

    ,常食冈下之井。

    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

    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

    道元与其弟道(阙)二子俱被害。

    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

    宝犹遣

    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

    事平,丧还,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北史》卷二十七)

    9《杂说》(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见外,且欲与常马等不

    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

    解读

    全文短小精悍,议论犀利,笔力雄健酣畅,内容发人深思,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投枪”、“匕首”式的佳作。

    赏析

    本文题从通行古文选本。

    全文采用“托物寓意”手法,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揭示深刻社会问题。

    说乃一种文体。

    10《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与白居易交好,并称“刘白”。

    解读

    本文只有八十一个字,浅显易懂而又立意深刻。

    赏析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

    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

    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

    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

    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参考资料:有些是从《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整理出来的,有些是从网上整理出来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