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赏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赏析

    《桃花源记》赏析

    【注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捕鱼为业:以打鱼为职业。

    为:动词,作为。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顺着,沿着。

    溪:(一条)小河。

    行:行进,这里指划船前进。

    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之:助词,的。

    ○交代桃花源发现起因。

    “忘路之远近”。

    预示进入奇境,又为下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伏笔。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忽然,突然。

    逢:遇到,碰到。

    夹岸溪的两岸。

    数百步:这里指在几百步远近的范围之内。

    落英:落下的花瓣。

    一说指初开的花。

    缤纷:叠韵联绵字,用来比喻多,纷繁杂乱的样子,这里是纷纷扬扬的样子。

    ○写境界之异。

    “忽逢”表明无意中发现。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甚异之:对这种景象感到很惊异。

    甚:副词,很。

    异: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之:代词,指以上所叙景象。

    复:副词,又,再。

    前行:向前走。

    欲:想,要,想要。

    穷:动词,彻底弄清。

    其林:那桃林。

    其:代词,指桃花林。

    ○渔人因惊异而寻根问底,引出下文更异之境。

    写武陵人无意中进入通往桃花源的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得:获得,得到,见到,这里可译为“发现”。

    一山:一座山。

    仿佛:双声联绵字,似乎。

    若:副词,常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前,表示所叙事实大体如此。

    可译为“好像…一(似的)”。

    ○穷林而得山,山又有口,步步引人入胜。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6)然开朗。

    便:副词,就。

    舍:旗弃,扔下。

    初:副词,表示时间,开始时。

    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

    才:副词,刚刚(能够)。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跨入一个新的天地。

    土地平旷(kuàng),屋舍(sh色)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6)交通,鸡犬相闻。

    平旷:平坦宽阔。

    旷:空阔,宽广。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连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景象。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xī)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0),并怡(yí)然自乐。

    其中:那里面的人。

    往来;来来往往。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指身上的穿戴。

    悉:副词,完全,尽。

    如外人:和外面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黄发:指老人,旧说老人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代老人。

    垂髫:小孩垂下的头发,用以指代小孩。

    并副词,表示不同对象都发出同一动作,可译为“都”、“全都”。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

    ○写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氛。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一片充满安宁和乐的生活环境。

    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与现实社会的黑暗形成强烈对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乃:副词,就所从来:从何而来,从何处来到这里。

    名词性结构。

    具答之(渔人)全都回答了他们。

    主语渔人承前省。

    之:代词,指桃花源中人。

    便要(ya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邀”的同音假借,邀请。

    作食:做饭。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相见。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闻:听说。

    此人:指武陵人。

    成:都。

    问讯: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shuài)妻子邑(yi)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i)与夕人间隔。

    自:自己,桃花源中人。

    云:说。

    先世:前代祖先。

    避秦时乱:意思是在秦代时候为躲避战乱。

    率:带领。

    妻子:老婆孩子。

    妻:妻子。

    子:孩子。

    邑人:同村的人,乡亲。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不再离开这里。

    复副词,再。

    焉:代词,这里。

    遂:副词,便,就,于是。

    间隔:间离,隔绝,不通消息。

    ○桃花源中人自述入山原委“避秦时乱”影射现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中人)问渔人现在外界是什么韩代。

    今:现在。

    何世:什么朝代。

    世:朝代。

    乃:副词,竟有“意外”的意思。

    不知有汉:不知道有过汉朝。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魏晋:魏朝和晋朝。

    ○五百年朝代更替全然不知,真是目空今古。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此人:指渔人。

    为:介词,向。

    具言所闻:把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

    皆:都。

    叹惋:叹惜。

    ○叹惋外界屡遭世乱。

    衬托世外天地的安乐。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馀人:村里其他的人。

    复;又。

    延:邀请,引导。

    皆出酒食:都摆出酒肉饭菜招待。

    ○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很好客。

    停数日,辞去, 停数日:停留了几天。

    辞去:(渔人)向桃花源中人告辞离别。

    句中主语承前省。

    此中人语(yǜ)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此中人:指桃花源中人。

    语:动词,告诉。

    云:动词,说。

    不足:不值得,不必。

    为:介词,跟,向。

    外人:外面的人。

    ○叮咛不要向外界传扬,为下文重寻不见、与世永隔伏笔。

    通过问讯、款待和嘱告,写出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并借其“避秦时乱”的来历,影射当时晋宋易代之乱。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出,出来以后。

    既:副词,已经,表示“出”的动作已经完成。

    得其船:找到他的船。

    其:代词,他(渔人)的。

    扶:划。

    向路:来时的路线。

    志之:记下沿路的标志。

    志:记,作标记。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及郡下:到了(武陵)郡城内。

    及:到。

    、诣:到,往。

    太守:一郡行政的最高长官。

    如此:这里指上述渔人的一切见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副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紧衔接,就,马上。

    遣:派遣。

    其:代词,他,指渔人。

    所志:“所”与动词“志”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以前留下的标记。

    遂迷:竟迷失了方向。

    不复得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太守欲问津而不得。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南阳:郡名,现在河南省南阳市。

    刘子骥:名骥之,《晋书》本传说他“好游山泽,高尚不仕”。

    高尚士:志趣高尚的人。

    闻之:知道这件事。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打算。

    未果:没有实现。

    果:结果,实现。

    寻病终,不久因病而死。

    寻:副词,不久。

    终:死。

    ○刘子骥欲问津而不果。

    后遂无问津者。

    后:后来。

    遂:便。

    问津者:问路的入。

    问:“访求”的意思。

    津:本指渡口,这里指通往桃花源的路径。

    写自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也找不到它了。

    表明桃源虽好,终是幻境。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有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一条溪流划船前行,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里面没有别的杂树。

    地上芳草鲜嫩茂美,满地落花。

    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

    于是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处没有了,只见那里有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似乎有光线(透出来)。

    (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口很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再走几十步,就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锗畅通,鸡鸣狗叫声彼此都能听到。

    这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无论)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他们)看到渔人,竟大为吃惊,问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的回答了。

    就(有人)邀请(渔人)到他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款待。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他们)自称祖先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这位渔人一件件的给他们详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大家)都感叹惋惜。

    其他人各自再请(渔人)到他们家去,都拿酒饭款待。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开。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必对外面的人说起。

    ”。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来路划出去,一路上处处做上标记。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原先所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那条路。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行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因病去世。

    后来就再没有去探访的人了。

    【简析】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

    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_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

    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

    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

    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

    《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

    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

    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

    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

    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

    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

    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

    “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遂”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彻底完成。

    如:“后遂无问津者”,可译为“就”。

    二、表示动作行为准备达到的最后结局。

    如“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可译为“竟然”、“终于”。

    三、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和前一件事的接续关系。

    如“………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译为“于是”、“就”。

    交通 妻子

    本文“阡陌交通”中的“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表示交通运输的意义不同。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表示男子的配偶的意义不同。

    这种由两个单音节的词组成的短语,在文字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完全相同,但意义却差别很大。

    这样的例子在本文还可以找出一些。

    翻译时,要落实每个字的含义,以免造成误解。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此人”是主语,“言”是谓语,“所闻”是谓语,“所是所字结构作宾语;“一一”、“为(介宾结构,宾语承前省)”“具”都是“言”的状语。

    “皆叹惋”是主谓句,主语是桃花源中人承前省,谓语是“叹惋”,“皆”是状语。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作: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乃:副词,用在谓语之前,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这里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可译为“竟然”。

    无论:不用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译为:(这里的事)不必向外边的人讲啊。

    不足:不值得,表示一种委婉的制止,即“不必”,“不要”。

    为:介词,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的同时所旁及的对象,这里可译作“向”。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即世人。

    也:语气词,和“不足”配合起来,表示禁阻语气。

    《石壕吏》赏析

    【注评】

    暮投石壕村, 暮:傍晚。

    名词用作副词,作“投”的时间状语。

    投:动词,投宿。

    石壕村:即石壕镇,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点明时间、地点。

    有吏夜捉人。

    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丁的差役。

    ○事件。

    “夜捉人”显出形势的危急和气氛的恐怖。

    老翁逾墙走, 老翁:老头,老汉。

    这是“夜捉人”的目标。

    逾墙走:翻墙逃跑。

    逾:动词,越过,翻过。

    走:动词,跑。

    ○老翁闻风而逃,说明捉人已不是头一回,所以人们早有思想准备;连老头都要捉,又说明当时已无壮丁可抓。

    老妇出门看(kān) 。

    老妇出门察看情况,掩护老汉,应付差役。

    写诗人傍晚投宿,差役夜间捉人,是事件的开端。

    吏呼一何怒, 呼:动词,吆喝,吼叫。

    一何:多么。

    怒:凶猛,粗暴。

    妇啼一何苦!啼:哭。

    苦:悲哀,悲痛。

    ○吏呼而怒,妇啼而苦,对比鲜明。

    概叙差役和老妇间盘问应答情景。

    听妇前致词: 前:动词,走上前去。

    致词:对人讲话,告诉对方。

    三男邺(yè)城戍(shù)。

    三男:三个儿子。

    男:儿子。

    邺城戍:即.“戍邺城”,防守邺城。

    这里实指参加围攻邺城的战役(参看【解题】)。

    戍:防守。

    ○三个儿子全在前线,说明壮丁确已抽尽。

    由此以下都是老妇自诉。

    一男附书至, 附书至:捎信回来。

    附书:托人带信。

    至:到(家)。

    二男新战死。

    二男:两个儿子。

    新:刚刚,最近。

    ○三子中两个已战死,从侧面表现了战场上形势严重。

    存者且偷生, 存者:活着的人。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这存者既指战场上暂时幸存的一个儿子,也包括生活在兵荒马乱中的老妇自己和别人。

    死者长已矣! 长已矣。

    永远完结了。

    已:停止,完结。

    ○以上老妇诉说儿子被征调的悲惨情况,揭示了老妇人内心的深沉悲痛。

    室中更无人, 室中:家里。

    更:副词,再。

    无人:指没有男丁。

    惟有乳下孙。

    惟:副词,只。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孙儿的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

    去:离开,指回到娘家或改嫁。

    ○从这句可知道她丈夫是战死二男之一。

    出入无完裙。

    出入:偏义复词,重在出字,即出门。

    完裙:完好的衣裳。

    ○从媳妇衣不遮体,不难推知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

    “更无”紧扣“惟有”,句法严密。

    隐瞒老翁,维护儿媳。

    以上诉说家中几个人的处境。

    老妪(yù)力虽衰, 老妪:老妇人。

    旧时老年妇女的通称,这里是老妇自称。

    衰:弱。

    ○一个“虽”字说明老妇不得已的内心痛苦。

    请从吏夜归。

    请让我随同你们这些差役连夜回到军营里去。

    请: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示说话人的希望或请求。

    可译为“希望”“请让”“请允许”。

    从随从,跟从。

    急应河阳役, 急:赶快,急迫。

    应付。

    河阳:郭子仪退守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役:差事。

    犹得备晨炊。

    犹得:还可以,还来得及。

    备:备办,准备。

    晨饮:早饭。

    ○老妇为救下老伴和媳妇,孙子,不顾年迈体衰,请求应征支差。

    借老妇的口述,写差役的横暴和老妇一家的遭遇,以及她不得已自请服役的情况。

    夜久语声绝, 夜久:夜深。

    语声:说话声。

    绝:断。

    如闻泣(qì)幽咽(yè)。

    闻:听到。

    泣:抽泣,无声的哭。

    幽咽:形容低微的断续的哭声。

    骚乱过后,一片静寂,只剩下阵阵幽咽。

    这是一幅多么凄惊的景象。

    这里的“闻”与开头的“听”遥相呼应,说明诗人也为之彻夜未眠。

    天明登前途, 登前途:踏上前面的路。

    前途:指要赶的路。

    独与老翁别。

    独:单独。

    别:告别。

    ○一个“独”字暗示老妇确被抓去。

    集中表现了这一家的凄惨情景和诗人内心的沉痛。

    写老妇被抓后这一家的凄惨情景,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译文】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一户人家,天刚黑就有差役进村捉人。

    这家的老汉听到动静翻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去看情况。

    差役吼叫声是那样的凶,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痛!

    只听到老妇人上前向差役诉说,她说:我一共有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去守邺城了。

    最近有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

    活着的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就都永远完了。

    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可以抓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这孙子,所以他母亲还没有离家而去,只是她进进出出,连件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啊!你们如果非抓一个人不可,就抓我老婆子好了,我虽然衰老没什么力气,但今晚跟你们去,还能支应河阳紧急的差使,赶得上给部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嘈杂的说话声消失了。

    我似乎听到隐隐约约的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启程赶路,只好单独跟老汉一个人告别。

    【简析】

    《石壕吏》是被誉为“诗史”的杜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这是叙事诗。

    作者按他的行踪,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一朝中所见所闻,不加论断,让人从故事中去体会诗的主旨,懂得作者的爱憎。

    开头四句,一句叙一人一事,极简练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写出了事件的开端,而字里行间又显露出战乱之际特有的骚乱、恐怖气氛。

    作者接着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对比鲜明的两句概括写出事件的发展。

    然后转入对老妇在差役威逼下一段自诉的详细记录。

    这段“致词”共有十三句。

    前五句说三个儿子全都上前线了,而且最近有两个阵亡。

    尽管如此,官府还要再来抓人,简直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这也集中体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重。

    中间四句说家中只有吃奶的孩子,儿媳妇连一件出门的衣服也没有,更反映出“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的十室九空,人民极端贫困的生活状况。

    最后四句说老妇在万般无奈中,为了顾惜老翁和幼孙的生存,慨然应征,奔赴国难,这出入意料的结局把全诗推向高潮,是对昏庸的统治者的血泪控诉。

    末段照应开头,也只有四句,写老妇被带走后举家凄凉,作者天明上路独与老翁告别。

    事件结束了,而浓重的悲剧气氛几乎让读者透不过气来,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家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从结构安排上看,作者把老妇对差役的“致词”放在突出的地位,记录了她对一家遭遇的血泪控诉,这就自签而然的通过老妇的口,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让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比间接描述更为真切感人。

    详写孝妇的苦啼诉说,略写石壕吏之严词追逼,以实写虚,用笔十分简括。

    全诗主要叙述部分全由一“听”字得来。

    这样组织材料既可突出老妇的惨痛叙述,又可撇开一些其他描写,使全诗十分简练紧凑。

    也正因为是“听”到的,才让人感到更真切,更能烘托当时的气氛。

    前面说作者是客观叙述所见所闻,不加论断,但叙述中有些语句仍然直接或间接表露出自己的感情,如“有吏夜促人”、“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等句,都带有感情色彩和暗示作用。

    再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分明表示作者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变化,以致深夜未能合眼。

    而天明登程的沉痛意绪也沛然可感。

    最后,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这首诗固然通过石壕吏的乘夜捉人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反映“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一点我们从全诗记叙中所传达出的动乱年代的时代气息,十室九空的惨状,战事的危急,人民衣不遮体的窘迫,战场伤亡的惨重,老妇应征服役的奇闻等方面,不难感知。

    作者对唐王朝的腐败不是没有批判,但矛头主要针对造成人民灾难的罪魁祸首安史乱匪。

    二、作者既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并引起他深切的同情和愤慨,又并不反对这场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因为“安史之乱”不平息,国家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安宁。

    从这一角度上说,诗中所述老妇应役一事,既是对统治者严厉的斥责、控诉,也是对人民慨然而赴国难这种精神的褒扬。

    这一点在“三吏三别”的其他诗篇里有更明显的表露。

    如《新婚别》中,新妇虽然有“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哀怨,但最终慨然道出“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劝勉之词;《垂老别》中那位从军老者也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悲壮自白。

    这反映了杜甫思想上的深刻矛盾。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用语朴素,平实,意蕴却很深远。

    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

    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传达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这种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画出了大雪的威严,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鸟声俱绝。

    ”正是在这样的天气里,竟有人深更半夜,独自一人去湖中赏雪,足以显现作者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正是这种“雅兴”和“气质”,才使作者笔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动,形象。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第一句从总体形象入手,叠用三个“与”字,写雾写云写山写水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

    “上下一白”中的这个“一”字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第二句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等等。

    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作者对量词的提炼可谓精妙绝伦,“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内涵丰富,不露斧凿之痕,是炼字的典范。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先到了。

    在深更半夜,“人、鸟声俱绝”的湖心亭上不期而遇,双方的又惊又喜是不难想像的,但作者并不曾有一言半语,只写道“见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让亭中人说话,反客为主,不仅写出了亭中人的惊喜,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心声。

    笔墨简炼,韵味无穷。

    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作者也因这异外的惊喜才“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

    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也正因为这样的“兴致”和“感觉”,才有末句的“问其姓氏”。

    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

    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

    本段虽是平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末段“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来是“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料不仅碰到了两位“知己”,而且有“舟子”陪伴。

    那么作者为何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

    原来他们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由于志趣不同,“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始终不理解。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这个小小的尾声,如轻舟荡浆,使人感到文情摇曳,余味无穷。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