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古诗词做诗集地干活

    古诗词做诗集地干活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

    张九龄

    其 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春天的兰草葱郁繁茂,秋天的桂花皎明净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欣欣向荣充满着生机,各自适应美好的季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谁知道那些林中隐士,闻到了芳香深加爱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花木的芬芳出于本性,何求于美人赏识攀折。

    其 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江南一带生长的丹橘,经过寒冬还绿叶葱茏。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哪里是因为地气温暖,全凭自己有耐寒本性。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本可以献给贵客嘉宾,无奈阻隔着崇山峻岭。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命运决定了这种遭遇,循环的道理难以追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世人只是说栽植桃李,难道丹橘就不能遮阴?

    【评点】

    唐开元末年,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贬黜张九龄,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与只会溜须拍马的牛仙客。

    牛、李结成党羽,专揽朝政,排除异己,致使朝政愈加腐败。

    张九龄对此甚为不满,便以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写下感情朴素真挚的《感遇十二首》。

    这里的第一首即《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一首,是一首哲理诗,是诗人被贬为荆州长史后所写。

    诗一开头,用工整的偶句,突现了兰草、桂花这两种植物的高洁性情。

    由“葳蕤”二字,可见兰草逢春萌发的勃勃生机;由“皎洁”二字,可见桂花遇秋吐蕊的湛湛风华。

    接下来,“欣欣此生意”一句总起来说,兰、桂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自尔为佳节”又分开来说,一个“自”字,除指出兰、桂均能应时节而绽放外,还表明了它们虽繁盛却不谄媚、不求人知的高尚品质,对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进行了铺垫。

    诗的前面四句只写兰桂而未写人,第五句,诗人则用“谁知”陡然一转,自然地引出了深居山林的美人,也就是那些兰心桂质的隐逸之士。

    美人因嗅到兰、桂的芬芳,对兰、桂产生了倾慕之情。

    诗由不写人到写人,是一个急转,诗情也为之一荡。

    结尾两句,诗人又用“何求“二字将笔锋一转。

    山中美人既然爱兰、桂的芬芳,那么,兰、桂如有心,应该十分愿意被美人折取赏玩。

    但诗人却没有这样写下去,而是另辟新意:兰草迎春而绽放,桂花逢秋而吐蕊,这是兰、桂的本性,而不是为了获得美人的攀折玩赏。

    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以兰、桂“不求美人折”来譬喻贤德君子的洁身自爱:君子修身养性,只不过是他品性使然,而不是借此来获得外界的赞誉提拔。

    整首诗的主旨,至此才道出。

    整首诗结构紧密、语尽意深,托物寓意,寓理于咏,令读者丝毫感觉不到说教的突兀。

    《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二首也依然是托物言志诗,借歌颂丹橘表达诗人遭受排挤的愤懑心情和坚贞不屈的节操。

    看到本诗,人们很容易想起屈原的《橘颂》。

    本诗开篇便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言志之意非常明显。

    在南国,深秋时多数树木的叶片都会枯黄凋零,更别说能经受寒冬的摧残。

    可是,丹橘却能“经冬犹绿林”。

    句中一个“犹”字,饱含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那么,丹橘经冬犹绿,到底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是本性使然呢?若是地理优势造成,也就不值得赞叹了。

    因此诗人先用反问句“岂伊地气暖”一“纵”,又用肯定句“自有岁寒心”一“收”,令诗情跌宕起伏,独具韵味。

    在古代诗文中,“岁寒心”多指松柏。

    诗人在此赞颂丹橘与松柏一样具有忍受严寒的节操,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橘柚垂华实》是汉代《古诗》中的一篇,其中一句“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以橘柚的遭遇抒发了诗人不被世用的愤慨。

    而本诗中的“可以荐嘉客”,就是“冀见食”之意。

    丹橘经冬而不凋,不因严寒而改变节操,已经很值得赞美;它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想贡献给他人,更可见它的品德高尚。

    按理说,如此优良的树木、果实是应当向嘉宾推荐的,无奈却被重山深水无情地阻隔了!一句“奈何阻重深”,使人仿佛听到了诗人无奈的叹息声。

    而“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两句,明确吐露了诗人托物言志之意:无论是丹橘还是人,其遭遇好坏与命运相关。

    而命运好坏的缘由则像循环往复的自然之理那样,无法探究。

    这两句诗委婉幽深,饱含着诗人复杂的感情。

    在末尾,诗人用反问语气结束全诗:世人只说栽种桃李,莫非橘树就无法遮阴、没有功用吗?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已写明橘树绿荫耐寒、果实甘美,但它的命运却又如此多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经亲自培养了一批人才,然而当他有危难的时候,这批人才却都不帮他。

    因此阳虎慨叹道:“虎不善树人。

    ”赵简主说:“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

    故君子慎所树。

    ”只栽种桃李而不栽种橘柚,此类“君子”,总不能算作“慎所树”吧!

    本诗不事雕琢却浑然天成,两个反问句,更使诗情跌宕起伏。

    但诗的语气始终是温和敦厚的。

    无论是愤慨,还是忧伤,都是羚羊挂角,不着形迹,使全诗意境超然。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莽莽苍苍一片青翠。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儿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穿过竹林进入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掠行人衣襟。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欢快说笑欣喜得到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慷慨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曲罢银河星光已经很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巧诈心机。

    【评点】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写的是诗人月夜拜访终南山上一名姓斛斯的隐士。

    全诗描写了暮色中山林景色的清新美丽及田家庭院的恬适安静,流露出诗人的赞慕之情。

    第一句“暮从碧山下”中的“暮”字,引出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苍苍”;“下”字引出了第二句的“随人归”及第三句的“却顾”;“碧”字又引出了第四句的“翠微”。

    首句看似平常的五个字,却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

    “山月随人归”一句,将月写得脉脉含情。

    月尚能如此,人难道还不如月吗?接下来“却顾所来径”一句,写出了诗人对终南山的不舍之情。

    这里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日暮时的山林景色,但却情中有景。

    是什么让诗人如此迷恋,忍不住向身后回顾呢?不正是迷人的山色吗?第四句“苍苍横翠微”则正面描绘出苍茫暮色中美妙的山林景色。

    “翠微”指青翠遮掩映衬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二字更加渲染了色彩的浓重;“横”字则有笼罩之意。

    以上四句,笔墨简练却神色兼备。

    接下来,正在山间小路上漫步的诗人可能恰好碰见了斛斯山人,便“相携及田家”。

    由“相携”二字,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密。

    “童稚开荆扉”,是说孩童们打开柴门迎客。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了田家庭院的清幽恬适,流露出诗人的欣赏、艳羡之情。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中的“得所憩”,除了是称赞山人的院落居室外,还表现了诗人遇见山人的欣喜。

    所以,诗人与山人开心畅谈、开怀畅饮。

    一个“挥”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畅怀美酒的神情。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两句,写诗人与山人酒醉情深,纵情高歌,一直唱到夜空星辰寥落,人间更深人静。

    句中的青松和青天,与上文的苍苍“翠微”遥相呼应。

    诗的末尾,从共饮美酒转至“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写酒醉之后,诗人高兴得将俗务机心都抛却了,心境变得淡泊、恬静、幽远。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花丛中间摆放一壶美酒,自斟自饮没有亲友陪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举起酒杯邀请天上明月,加上自己影子合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可惜明月不懂饮酒乐趣,影子也徒然伴随我身边。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且与明月和影子结伴,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我歌唱时月亮游动徘徊,我起舞时影子摇摆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清醒之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便是各自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愿意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敬爱藐远的星河相见。

    【评点】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第一首,表现了李白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心理。

    当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

    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自然遭到排挤。

    但他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前途可言,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排遣心中孤寂苦闷。

    于是,有了这首诗。

    本诗分为三个部分。

    头四句是第一部分,描写了人、月、影相伴对饮的画面。

    花间月下,“独酌无相亲”的诗人十分寂寞,于是将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来,三“人”对酌。

    从一人到三“人”,场面仿佛热闹起来,但其实更加突显出诗人的孤独。

    第五句到第八句是第二部分。

    诗人由月、影引发议论,点明“行乐须及春”的主旨。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明月和影子毕竟不能喝酒,它们的陪伴其实是徒劳的。

    诗人只是暂借月、影为伴,在迷醉的春夜及时行乐。

    诗人的孤单寥落、苦中作乐跃然纸上。

    最后六句是第三部分。

    诗人慢慢醉了,酒意大发,边歌边舞。

    歌时,月亮仿佛在徘徊聆听;舞时,影子似乎在摇摆共舞。

    但是,当诗人一醉不起,月亮与影子就马上各自分开。

    诗人想和“月”“影”真诚地缔结“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之约,但它们毕竟“皆是无情物”,诗人的孤独苦闷溢于言表。

    本诗用动写静,用热闹写孤寂,造就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既表现了诗人空有才华的寂寞,也表现了他孤傲不羁的性格。

    春思

    李 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燕地春草刚刚细嫩如丝,秦地桑树已经低垂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当你心中惦念归家之日,正是我思念你断肠之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入乱了我的罗帐?

    【评点】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描写了秦地思妇整日思念在燕地戍边的丈夫,希望他早点回来的情景。

    头两句通过秦燕两地的春季景物来起兴。

    “燕草如碧丝”是思妇想到的,“秦桑低绿枝”是她看到的。

    仲春之时,花繁叶茂,独在秦地的思妇看到春景,不禁想到在燕地戍边的丈夫,希望他早日归还。

    她猜想在燕地的丈夫此时看见碧丝一样的春草,应该也会和她想法一样。

    《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语句,这是见春草而思归的出处。

    诗人化用这个语句,显得浑然天成。

    同时,这两句中的“丝”“思”、“枝”“知”谐声双关。

    中间两句接着上句写:燕草碧绿之时,丈夫也一定想着回家,宽慰两个离人的心灵。

    按照常理来讲,思妇应该高兴才对,而下句竟写了“断肠”。

    这种写法看似不合常理,但仔细品味后就会发现:寒冷的燕地春草萌生之时,丈夫才有归还之念;温暖的秦地桑柳滴绿之时,女主人公思念丈夫已久,几近“断肠”。

    这种对比的写法更加深刻地表现了思妇的情感。

    最后两句用吹动罗帏的春风来写思妇的心理,表现了她对丈夫忠贞不渝的情操。

    本诗借景抒情,感动人心。

    赠卫八处士

    杜 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人生离别后不能时常相见,就像参星与商星永隔一样。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可今晚却是个怎样的晚上,和你相聚共对着跳跃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少壮的青春年华能有几时?如今鬓发花白你我全变样!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问故旧亲友多半已经谢世,禁不住惊呼心中无限悲伤。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怎想到一别就是二十多年,今天还能够重登你的客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昔日分别时你还没有成婚,倏忽间你的子女成群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个个含笑迎接父亲的好友,亲切地问我来自什么地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问答交谈的话语还未说完,你已吩咐儿女把酒菜摆上。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冒着夜雨割来的春韭炒菜,新煮的黄粱米饭可口喷香。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你说这次相会十分不容易,开怀畅饮一连干杯十几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连饮十几杯也都没有醉意,由衷地感谢友人情意深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日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世事难料不知各自会怎样。

    【评点】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诗人在探望洛阳旧居陆浑庄后,启程回华州。

    途经奉先时,探望了隐居在此的少年好友卫八处士。

    相会后不久,诗人写下这首寄情之作,赠予卫八处士。

    本诗抒写了诗人由人生的离多聚少和沧桑世事而引发的感慨。

    两人相见时,正值安史之乱。

    诗的开篇四句隐藏着诗人对这个战乱时代的感受,抒发了诗人的感叹。

    这四句从分离说到相聚,借“参与商”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

    再次相见,两个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容貌,正所谓“容颜易老”。

    所以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先从容貌变化说起,继而发出感叹:青春壮年能有几时?如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

    之后,诗人进一步了解其他故人的情况,方知多半早已去世。

    诗人不免悲从中来,自然又添许多慨叹。

    从“焉知二十载”到“感子故意长”,是对两人再聚,友人及家人对诗人热情招待的描写。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再加上又是久别重逢,所以才有了主客之间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的画面。

    即使这样,诗人依然是“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是总结前文,写出了诗人对往日与今朝的体会。

    最后两句写明日的分离,委婉地表达了再次别离给诗人带来的沉郁、忧伤之情。

    这两句既是对前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一种回应,同时又使全诗感情达到了高潮。

    望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啊你究竟是何等的景象?从齐到鲁都看不尽郁郁苍苍。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你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北山南分成昏暗和明亮。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看那云气迭起令人胸怀激荡,极目远望归去的飞鸟更辽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上那泰山的峰顶,把那些低矮渺小的众山环望。

    【评点】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诗人现存诗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一首。

    《望岳》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西岳华山。

    本诗是诗人第一次游历齐赵登泰山时所作。

    当时诗人站在五岳之尊的泰山之巅,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

    全诗朝气蓬勃,意蕴深远。

    诗的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前两句紧扣一个“望”字。

    第一句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兴奋、惊叹和仰慕之情。

    第二句是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泰山南面鲁,北面齐,但是远在齐鲁两国国境之外就能望见,可见其高。

    “青未了”意思是说苍翠山色绵延无际。

    这句诗既写出了泰山周围的地理风貌,也突出了泰山山脉绵延的特点。

    三、四句描绘诗人从近处看到的泰山,具体展现了泰山的秀丽之色和巍峨之态。

    “造化钟神秀”是说大自然好像对泰山情有独钟。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好像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部赋予了泰山。

    “阴阳割昏晓”是写泰山极高,阳面和阴面判若晨昏。

    其中“割”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刻画出泰山雄奇险峻的特点。

    五、六句写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

    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怀激荡。

    由“归鸟投林”可知,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

    这两句从侧面体现出了泰山之美。

    七、八句写诗人望泰山时的感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普遍的激励意义。

    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结构紧密,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象鲜明,同时又不失雄浑的气势。

    佳人

    杜 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有位举世无双的美好女子,幽静地居住在空旷的山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自己说本是朱门大家闺秀,竟沦落到荒山和草木共处。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过去关中曾经发生过兵乱,她的亲兄弟都被乱军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高官厚禄又能有什么用处,亲人死后尸骨都不能葬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世上的人情多是嫌贫爱富,万事变迁像烛光随风起伏。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可恨丈夫是个轻薄浮浪子,遗弃我重新娶个美丽新妇。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合欢花还能知道晨开夜合,鸳鸯鸟双飞双栖从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丈夫只看新夫人欢欢笑笑,哪听得见下堂妻失声痛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要像在山的泉水清澈纯洁,不像出山的泉水浑杂污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等待着侍女卖掉珠饰回来,扯把青萝枝修补破漏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摘下来山花不愿插在发上,独喜爱柏枝经常满捧采折。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天气寒冷冬衣还分外单薄,黄昏时她怅惘地倚着长竹。

    【评点】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

    这一年七月,杜甫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一职,迫于生计,带着家眷来到边远的秦州,过起了负薪采橡栗的生活。

    但杜甫依然不忘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所以这首诗是一篇真实写照与精神寄托相结合的佳作。

    前两句通过写佳人的孤独寂寞说明佳人命运的悲惨,其中蕴藏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

    第三句开始,是佳人自述:她出身显赫,但不幸遭遇战乱,兄弟被杀,连尸骨都无法收葬。

    “世情”以下八句进一步描写了佳人的悲惨命运:家势衰败后,她惨遭丈夫抛弃。

    这段自述把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深深刻画出来。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两句出自《诗经·小雅》中的“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就本诗而言,佳人自比泉水,用山来比喻夫家,暗指自己被丈夫遗弃后,众人就认为她污浊。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佳人山中生活境况的描写:生活窘迫,但佳人依然“摘花不插发”,可见她品格高雅。

    末两句写出了佳人天寒日暮之时心中的孤独、哀怨,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画面。

    这幅画既体现了体态美,又包含了意态美。

    这种美不但是佳人身上的女性美,更是一种理想美。

    梦李白二首

    杜 甫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以为与他死别痛哭失声,又为过去生别忧伤悲戚。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在江南瘟疫流行的地方,得不到放逐人一点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老朋友终于来到我梦中,是明白我对你日夜思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你现今被流放身陷罗网,怎么能插翅飞到我这里?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恐怕已经不是生前灵魂,路途遥远万事难以预计。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灵魂来时经过青青枫林,灵魂去时关山一片黑漆。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梦中醒来满屋一片月光,好像照着你的清晰容颜。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江湖水深而且波浪险恶,多加小心勿遭蛟龙袭击。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天上的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方的游客怎么久久不归。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一连三夜都梦见与你相会,足见你对我多么深情厚谊。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告别时你总显得局促不安,愁苦地诉说来路艰险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江湖上航行多有险风恶浪,总是担心我的行船会翻毁。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你出门时还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辜负了平生凌云壮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京城中达官贵人充斥拥挤,高洁如你却落得这样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谁能说天道公平宽广无限,为何到老还如此含冤受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这般悲凉孤寂。

    【评点】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想念李白而作,表达了他对李白深切的思念之情。

    这两首诗是分别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来写的。

    上篇写第一次梦到李白时的心理,表明诗人对李白前途吉凶的关切;下篇写梦里见到的李白形象,抒发了诗人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

    上篇开头的“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两句,好似突然刮起的阴风,使全诗顿时笼罩在一片悲凉的气氛之中。

    诗人要记梦,先写离别;未写离别,先写到死,用死别来衬托生离,写尽李白被流放到遥远的异域、久无音信给诗人带来的巨大苦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两句,不写诗人梦到李白,而写李白来到诗人梦中;而李白之所以能入梦,又是因为知道诗人对他一直很想念。

    这两句写了李白幻影在诗人梦里出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突然见到李白的欣喜与快慰。

    然而这欣喜却转瞬即逝。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两句,是诗人联想到当时关于李白下落的各种不祥传闻而产生的疑问。

    难道他果真死了?眼前的他到底是生魂,还是死魄?道路遥远,生死难测啊!从突见的欣喜,到转念后的疑惑,再到生出担忧和畏惧,诗人对自己梦中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腻和到位。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两句,写梦醒后诗人的思绪仍无法平静下来。

    想到李白魂魄深夜由江南而来,又从秦州返回,来时需越过南方葱郁的枫林,去时需穿过秦陇漆黑的关塞,路途遥远艰难,李白又是孤身一人,诗人怎能不为之挂念?“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两句,写在满室月光之下,诗人忽然觉得李白那憔悴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定神一看,方知是自己的错觉。

    想到李白魂魄深夜离去,山高路远,江湖凶险,诗人不禁暗中祷告道:“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恐怖的景象,恰是李白凶险处境的象征;这惶恐不安的祷告,表明了诗人对李白前途命运的忧虑。

    诗中用了两个与屈原有关的典故:“魂来枫林青”一句中的“枫”意象,出自《楚辞·招魂》;“蛟龙”一词见于梁吴均的《续齐谐记》。

    诗人通过用典把李白和屈原联系到一起,不仅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性,而且体现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许、推崇和敬仰。

    诗人第一次梦到李白后,接连几个夜晚都出现相似的梦境,因此便有了下篇的吟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两句,由浮云而及游子,为诗家常用的比兴手法。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同上篇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相呼应,体现了二人形离神合、真诚相对的情谊。

    不论是诗人“见君意”,还是李白“明我忆”,皆为诗人推己及人,抒发了他对李白的一片深情。

    “告归”之后六句,截取诗人梦中李白归去前的片刻,描写李白的幻影。

    “告归”两句描写神态;“江湖”两句为独白;“出门”两句则通过动作、外貌揭示了李白愁苦的心理。

    仅仅三十字,就从神态、声音、动作、外貌等多个侧面生动地刻画出了李白的形象。

    “江湖”两句,与上篇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意思相同,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辛及其现实处境的险恶。

    “出门”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李白惺惺相惜的感慨。

    梦里李白的幻影,对诗人造成了很深的触动,以至于诗人每次醒后,总是越想越愤慨,越不平,最后便发出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的慨叹。

    达官贵人们遍布长安,唯独李白这个杰出的人才却报国无门,困窘不堪,临近晚年又被流放绝域,丧失了自由,还说什么“天网恢恢”之类的话呢!生前有这样的遭遇,即使死后流芳千古,自己已无法知晓,又有什么用呢?“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沉重叹息,既寄托了诗人对李白的至高评价与无限同情,也蕴含着诗人自己的万千心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