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来历习俗等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来历习俗等

    起源源流: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踏青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

    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

    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

    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

    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

    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古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望采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