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毛泽东写对十六字令三首诗的感受

    毛泽东写对十六字令三首诗的感受

    顾名思义,十六字令只有十六个字。

    在这短短的十六字里,要填充出一个完整、丰满的形象来是非常困难的,

    而毛泽东做到了。

    这三首小令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句句是神来之笔,尽显山之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足令鬼神动容。

    即使仅凭这三首小令,毛泽东的名字也可以千古流芳。

    这三首十六字令创作于长征路上,时间范围就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之间,肯定是反复推敲,改来改去的。

    他所指的没有哪一座具体的山,而是云南、贵州和四川一路上山给他的整体印象。

    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点回望时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很近了。

    1934年12月,红军进入贵州,注释中的八宝山在贵州雷山县境内。

    毛泽东在这首小令里对山体的巍峨没有具体的描写,只是单单从自己在马上的感觉来说。

    试想,由于山势的险峻,坐在马上的人不得不上体前倾来保持平衡,这时他无暇顾及身后,等上到山巅,才能宽松地饱览周围的景色。

    而这时可以发现,原来苍浪的青天也仿佛伸手可及。

    这种描写是非常准确生动的,并不完全是毛泽东的伟大气势造就出了词本身的力量,而当时当地崔巍险峻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群山才是根本的材料。

    当然,当毛泽东把它们精确地描绘出来的时候,也显示出了他卓越的观察能力和超凡脱俗的审美眼光。

    第二首写的是山雄浑的气势。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这一句没有用典。

    山是静止不动的,最多是山上风大时,草木会随之摇摆,而由于毛泽东本身是行动的,他观察的角度也是动态的,或许他还是骑在那匹大白马上。

    那么山在他的眼里就可以像是江海那样翻腾起波浪来,而他本身也在这种波涛当中。

    他觉得山势实在是太磅礴了,在奔腾,在怒吼,在旋转,甚至是在跳跃和倾倒。

    于是他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伟岸的群山就好像千军万马厮杀正狠。

    第三首写的是山的宏大。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个人感觉写到这里,气势更大,意象更加悲壮。

    如果说第一首里的山是“离天三尺三”,还有“三尺三”的距离的话,那么这首词里的山更是好像枪和戟一样直接刺破了青天,甚至成了天地间赖以存在的中介。

    没有山支撑的话,天就会坠落下来。

    这是一幅难以描摹而又宛若眼前的画面,个人主观色彩浓厚,很好地说明了毛泽东极度雄奇和大胆的想象力。

    三首词是一个整体,毛泽东写的是山,但是通过对山的描写,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抱负和超凡的品格完全显露了出来。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途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今属四川)、甘肃、陕西11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艰苦卓绝的长征也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更加丰富的素材,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一个高峰。

    作为长征主要领导者,毛泽东以深远睿智的目光、开阔宏大的胸怀,用如椽大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今天,让我们重读这些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重温70年前那段激动人心的光辉岁月。

    表现了毛泽东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整首诗从行军到战斗,浑然一体,表现了红军在过山时那种不怕困难,毫不退缩,勇敢的精神,表达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革命志向和宏大的情怀。

    山是他的道路,是描写的对象也是创作的灵感;山是他的性格,他的形象,他的情怀;山的深沉,山的坚韧,山的博大精深与他的诗词浑然一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