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悯农》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悯农》二首的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原诗: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

    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绅 (唐代宰相、诗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