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整理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升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幼时记趣
清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耦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三峡
北魏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yan三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梦溪笔谈
宋 沈括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