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

    苏轼关于荔枝的诗是《惠州一绝 / 食荔枝》,全诗原文如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话文释义: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苏轼被贬到惠州却处之泰然。

    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

    ”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这一首诗。

    注释: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卢橘:橘的一种,因其色黑,故名(卢:黑色)。

    但在东坡诗中指枇杷。

    岭南: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中原人士闻之生畏,不愿到广东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

    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解诗者多以为东坡先生在此赞美岭南风物,从而抒发对岭南的留恋之情,其实这是东坡先生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除此外,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

    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