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生平简介
柳永(987年-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改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籍贯山西永济,出生于山东费县,排行第七,时人或称柳七而不直称其名,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又称柳屯田。
北宋著名词人,作品流传甚广,盛行一时,相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早年在汴京生活,流连歌楼酒肆,写下许多描述歌妓的艳词,其风格较为卑俗,为士大夫所鄙视,影响了他的仕途,使他受到排斥,中年以后才中科举,此后流宦各方,多任职各地的下级官吏。
柳永多用民间流行篇幅较长的慢词创作,不限于士大夫常用的小令,拓展了宋词的形式,并扩大词的视野,其词主要描写男女之情与羁旅行役,坦率生动,直言无隐,不避口语,善于融情入景和运用铺叙手法,技巧高妙,影响了其后词人如苏轼和周邦彦的作品,后世通俗文学亦推崇柳永的地位。
柳永作品辑为《乐章集》,现存词200余首,对宋词的发展甚有贡献。
生平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为河东柳氏之后,出身仕宦之家,父亲柳宜及五位叔父都曾在南唐或宋朝做官,兄长柳三复及柳三接都有科第功名。
柳永年轻时在汴京度过,喜欢在歌楼酒肆流连,多为歌妓酒女作词。
他有音乐天分,精通音律,个性浪漫,往往应教坊乐工所求,为流行歌曲作词。
歌妓如得到柳永为她作词,便身价十倍,故向柳永赠予财物,以求填词,这也许成为柳永当时的主要收入。
柳词曾传唱宫中,如《倾杯乐》赞美京城元宵佳节的繁华享乐,曾在宫中传唱一时。
柳永考试不中,写了《鹤冲天》词,表达了他的牢骚,以及对仕宦和士大夫的轻视和鄙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自视为没有功名的卿相,宁愿不要浮名。
《鹤冲天》为落第秀才鸣不平,被落第秀才传唱一时,却得罪了皇帝宋仁宗。
其后一次科举中,宋仁宗特意让柳永落榜,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多为歌妓酒女作词,被士大夫认为品格卑下,词语淫秽鄙俗,受士大夫排斥,也影响了他的仕途。
景祐元年(1034年)约在48岁时,柳永终于科举及第,被任命为睦州团练推官。
一个多月后,任期并未届满,睦州知州吕蔚准备给他升官,报请朝廷,引起舆论非难,结果侍御史郭劝认为柳永尚未有表现,没有升官。
实际上柳永作地方官时施行善政,赢得百姓爱戴,足迹涉及睦州、晓峰、余杭、灵台、泗州、杭州、苏州、扬州、会稽、建宁、长安、成都等地。
他曾任定海县晓峰盐场盐监,景祐年间(1034年-1038年)任职余杭令,政绩良好,得百姓爱戴,此外曾担任著作郎及太常博士。
柳永多次请求晋升,甚至请求宦官加以推荐,都不得要领。
他曾向宰相晏殊自荐,却被讥讽词作俚俗。
有人推荐柳永的才能,要求给他升官,宋仁宗说:“得非填词柳三变乎?……且去填词。”
柳永仕途因而总是不得志。
他填词署名,写上“奉旨填词柳三变”,表现他的反抗态度。
柳永曾写《醉蓬莱》词,歌颂皇帝,献给宋仁宗,希望得到擢用,但词中有几句话得罪了宋仁宗,宋仁宗把词掷在地上,柳永自此不复被擢用。
他一直做小官,收入不多,仕途不得意,才华得不到施展,辗转于各地的卑微官职中;失意以后,更纵情于歌妓酒女之间。
皇祐年间(1049年-1054年),任职屯田员外郎,长期没有调迁,最后在江苏润州离世。
柳词在宋代流传甚广,盛行一时,相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相传柳永过世后,每年都有歌妓在他坟前致哀。
作品集名为《乐章集》,南宋时有9卷,此本今已失佚。
现存古本为明毛晋编《宋名家词》本,及清朱孝臧编《彊村丛书》本,1965年唐圭璋编《全宋词》收柳词212首。
扩展资料:
地位与评价
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极值得重视。
他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创制了很多新曲,完成了慢词形式,扩展了题材,引入了民间文学的手法和口语语汇。
他是慢词这种长篇词的开创者,在慢词方面他开拓了词的形式,是首位刻意锤炼慢词的大家。
柳永以前,文人一向甚少填写慢词,所用词调多为篇幅短小的小令,柳永则大量使用了篇幅较长、流行于市井间的慢词。
柳永对词坛的两大贡献,一是“领字”的使用,一是在叙事抒情中注入抒情成分。
柳永羁旅行役之词,就内容而言,在词的发展演变史上,具有开拓的作用。
当时士大夫并未以词正面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志意,柳永拓展五代以来离别相思之词,首先写离别相思之情,直接出之以男性口吻而非女性口吻,真切写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抒写男女感情,特别是男性的恋爱心理。
影响
柳永是慢词的完成者,对其后词人影响很大。
柳永首先描写行踪所及广大的关塞山河,而不限于闺阁园亭,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鲜明真切,而不用相袭的陈言。
他也开始在羁旅行役之词中,正式抒发个人志意。
柳永这几方面的拓展,启发和影响了后来的苏轼,对苏轼早期词作颇有启发,如《八声甘州》影响了苏轼慢词《沁园春》。
苏词开阔博大的景象,雄浑矫健的音节,正有得于当时盛行的柳词;只是柳词往往笔锋一转,回到了柔情的描写,苏词则始终在开阔博大和雄浑矫健的豪气中。
柳词着重章法结构的层次拓展,以及情景的相互衬托,对北宋后期的长调写作,特别是对于周邦彦词之铺叙,产生很大影响。
有学者认为周邦彦的词继承了柳词。
柳永咏叹离别的词中,多想象对方别后的景况,后来周邦彦词受柳词影响,也用了相同手法。
柳永怀古慢词在北宋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有成就,对后世影响最大。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受柳永《双声子》影响,两词都是泛舟长江而缅怀历史事件与古人,最后以感慨人事变迁作结,暗寓著作者自己的落魄。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吴文英《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云隐韵》都继承了柳永《双声子》的结构。
柳永也将咏物题材引入慢词创作,咏物题材原本未受词人重视,由于柳永的努力,咏物慢词开始流行。
柳永的普遍形象,是一个浪子,歌女的爱人,后世戏曲和通俗小说作家,都尊柳永为通俗文学传统的代表,认为他敢于违背传统,具有反抗精神。
于历代文人中,柳永在通俗文学拥有最高地位。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建基于柳词《定风波》;而罗烨《花衢实录》、洪楩《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冯梦龙《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等笔记小说,都脱胎自柳永《木兰花》这首联章。
柳永的山水词,也启迪元明戏曲对大自然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