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端午节的手抄报

    端午节的手抄报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诗人节等。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屈原

    一、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三、 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四、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五、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六、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七、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编辑本段]【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编辑本段]【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 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

    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

    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

    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

    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

    ”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

    《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

    ”《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

    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

    在湖南、浙江等地则采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

    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五毒图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

    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

    《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

    ”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

    《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

    《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

    ”这是清代之俗。

    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http://www.gz139.com.cn/Html/dishfull/2006-2/5/16555346313_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