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校园端午节手抄报图案

    校园端午节手抄报图案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9%D8%D3%DA%B6%CB%CE%E7%BD%DA%B5%C4%CA%D6%B3%AD%B1%A8 这是图片地址

    资料

    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

    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因此被称为端午祭。

    端午祭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

    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

    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此俗始于汉代。

    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

    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

    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

    节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卫生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

    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①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

    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

    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

    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挂草药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

    通常将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

    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

    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

    《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

    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

    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

    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

    雨则鬼曝药,人多病。

    此闽中谚语。

    ”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

    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望采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