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1911年到1925年的中国历史事件

    1911年到1925年的中国历史事件

    1、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袁世凯称帝

    1915年春,袁世凯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

    8月由总统府美国顾问出面发表文章宣称共和宪政不符合中国国情,鼓吹君主制。

    之后由袁世凯的党羽作请愿团要求改变国体,10月组成袁记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国体。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 ,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3、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年至民国六年(1916年至1917年),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加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

    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

    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

    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

    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

    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

    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

    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4、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

    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5、直奉战争

    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

    第一次直系获胜。

    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

    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失败后,于东北图谋再起。

    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发生战争,张作霖于4日发出响应浙江军阀卢永祥,责备曹锟、吴佩孚的通电,向山海关、热河一带增兵。

    奉军编为6个军,张自任总司令,并于15日致电曹锟发出挑战。

    17日,曹锟发布讨伐张作霖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

    此次战事,直系有25万兵力,奉系有17万兵力,双方均有海、空军参战。

    开战后,奉军先后攻占朝阳、建平、赤峰、隆化等地。

    10月7日,奉军发动总攻击,占领九门天险,于九门口、石门寨、三道关等地激战,双方伤亡各10000余人。

    奉军占领山海关后,17日进长城,长驱直入,至滦州张宗昌部,围歼榆关一带的直军。

    11月3日,奉军进逼天津,吴佩孚率残部自塘沽出海南下。

    战争以直系失败告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事年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府院之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奉战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