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湘江战役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详细过程结果

    湘江战役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详细过程结果

    1、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2、地点:广西全州县。

    3、主要人物:中央红军、国民党军。

    4、过程: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5、结果:

    国民党败退,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史称“遵义会议”。

    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扩展资料

    湘江战役的战争评价:

    湘江战役虽然粉碎了国民党军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后损失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

    连同前3次突破封锁线的损失(包括非战斗减员),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

    这是"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跳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此战之所以能够保重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是因为红军指战员在作战中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英勇的献身精神,阻止住了敌人的进攻。

    此战之所以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则主要是因为"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没有充分发挥红军的长处,部队在行动中仍要背负着"坛坛罐罐"行军,行动迟缓,战略战术指导上更是存在着严重错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湘江战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