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为什么梧桐在古诗词中有离愁别绪的意象

    为什么梧桐在古诗词中有离愁别绪的意象

    梧桐落叶早,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

    古人素有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李煜《相见欢》)囚禁生活中的南唐帝王,自是有一番愁苦,而这清冷的月光照着光秃的梧桐树,愈加增添了院中人的愁怨。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雨中的桐叶则更添愁闷落寞的情绪。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最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雨声与桐叶结合,一叶叶,一声声,响在耳畔滴在心田,怎不令思妇痛感离别后的孤寂呢?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更是借“梧桐”“细雨”中最后一点“寻寻觅觅”,造成“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失望收场,将女词人丧夫亡国之后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哀愁抒写了出来。

    人们常以“愁”字来形容这种心境,可是对于陷入极度愁苦中的这位老年孀妇来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也许“梧桐兼细雨”的意象,总能勾起人们的满腔愁绪和无限遐思。

    元代著名剧作家白朴则将其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命名为《梧桐雨》,使剧名中那悲苦愁闷的意绪笼罩全剧。

    妙处难与君说,正如梧桐高大挺拔的枝干,久栖于上的良禽,绕梁不绝的琴音,雨打桐叶的秋声,以及围绕它上演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这一切都会拨动人们的心弦,启迪人们的情思,带给人们丰实的想象和充盈的灵感。

    难怪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都不忘对“梧桐”的遥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