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

    对偶、比拟、双关

    排比、对比、反问等

    一、修辞手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

    2、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反问)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借代)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

    5、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v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v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

    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v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v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v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v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v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v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二、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表现手法)、借古喻今

    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常含有的象征意义;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2.借用典故抒情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

    4.其他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烘托反衬、抑扬结合、细节描写

    ①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v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

    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

    欣赏时要抓住景物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v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v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乃是作诗功夫之至。

    “不尽之意”则为无限。

    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这就是诗画中的空白艺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v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v通过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

    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问: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

    “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

    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

    以景衬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

    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

    衬托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

    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

    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

    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提问: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细节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小结:诗歌的表达技巧

    v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对比、设问、反问等)

    v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v表现手法(虚实相生、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烘托反衬、欲抑先扬、细节描写等)

    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①渲染。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

    ②衬托。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可以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

    或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③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

    请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

    ④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雍陶《题君山》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诗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时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动而又贴切。

    ⑤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⑦虚实相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⑧抑扬。

    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

    3、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用典、设问、反问)

    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