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带杨的古诗词

    带杨的古诗词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

    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

    短篷:小船。

    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一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译文二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