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黄梅戏的特点有哪些

    黄梅戏的特点有哪些

    黄梅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唱腔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

    2、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

    3、服饰

    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延续,不过是唐宋明时期的为多。

    较之京剧戏服,少了浓墨重彩、华丽妖冶,多了清雅秀丽、自然隽永,自成一段风流。

    4、妆容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

    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5、乐器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

    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

    扩展资料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

    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

    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

    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梅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