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完成下面问题
洪玉父云:祖宗时,非特士大夫能立节义,亦自上之人有以成之耳。
……真宗朝,黄震知亳州永城县,濒汴河,例至冬涸,朝廷遣中官促州县科民开淘。
时中官多任喜怒,非理棰挞役民。
黄愤然殴之。
中官即舍役,赴阙自诉。
帝问曰:“黄震缘何殴汝?”中官奏云:“言‘是我百姓。
汝安得乱打’。
”帝嘉其言,即敕中官赴黄门,杖二十。
当时亳州永城县(今天的河南省永城市)的县长名叫黄震。
永城县在汴河边上。
每年到了冬天河道枯水的时候,朝廷都要派太监来督促沿河的州、县调集民工疏浚河道。
那些太监往往凭着自己一时的喜怒,蛮不讲理地责打民工。
黄震因此而发怒,揍了一个太监。
您想,那太监可是皇上身边的人。
一个个的县官也敢揍太监,吃了豹子胆啦?那太监越想越窝火.便丢下差使,一溜烟跑回宫里去向真宗告状。
真宗问道:“黄震为什么揍你?”太监禀告道:“他说:‘这是我的百姓,你怎么可以乱
打?”,真宗听了,不但不庇护太监,反而对黄震大为赞赏。
当即令这个太监到黄震那里去接受处罚:打二十大板。
对此,宋人洪炎有个评论:“士大夫们之所以能够坚持正义,树立气节,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是皇上的支持和鼓励所促成造就的。”
宋代的第四位皇帝仁宗赵祯,这方面的故事特别多。
王巩《闻见近录》记载:
先公为谏官,论王德用进女口。
仁宗初诘之曰:“此宫禁事,卿何从知?”先公曰:“臣职在风闻,有之则陛下当改.无之则为妄传,何至诘其从来也?”仁宗笑曰:“朕真宗子,卿王某子,与他人不同,自有世契。
德用所进女口,实有之,在朕左右,亦甚亲近,且留之如何?”先公曰:“若在疏远,虽留可也。
臣之所论,正恐亲近。
”仁宗色动,呼近挡曰:“王德用所进女口,各支钱三百贯,即今令出内东门了,急来奏。
”遂涕下。
先公曰:“陛下既以臣奏为然。
亦不须如此之遽,且入禁中,徐遣之。
”上曰:“朕虽为帝王,然人情同耳。
苟见其涕泣不忍去,则恐朕亦不能出之。
卿且留此以待报。
”先公曰:“陛下从谏,古之哲王所未有,天下社稷幸甚!”久之。
中使奏宫女已出东门。
上复动容而起。
王巩的父亲王素作谏官时。
有一位大将名叫王德用的,给仁宗献上了几位美女。
这在封建时代。
实在不能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可王素知道了,却提出了批评。
仁宗问他:“这是宫中的事情,爱卿怎么知道的?”王素说:“为臣是谏官,只要听到风声,用不着核实,就有权批评。
如真有这么回事,陛下就应当改正;如果没有,不过是传闻失实,也就罢了。
陛下何至于盘问为臣从何得知这事呢?”仁宗笑着说:“实有此事。
这几位美女现在朕的身边,朕很喜欢她们,且留下来,如何?”王素说:“如果陛下不喜欢、疏远她们,留下来倒也无妨;为臣怕的就是陛下喜欢、亲近她们啊!”于是仁宗立刻吩咐身边的太监:“给她们每人三百吊铜钱,令她们马上离开皇宫。
事情办妥了,赶快回来报告。
”说着说着。
眼泪便流下来了。
王素说:“陛下既然认为为臣批评得对,也不必这么急着办,回宫以后,慢慢打发她们走,也就是了。
”仁宗说:“朕虽然是皇帝.可是感情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
如果看到她们哭哭啼啼不肯走,朕恐怕也不忍心让她们走了。
爱卿暂且留在这里,等候派去的人回来报告。
”过了一段时间,太监回来报告,说那几位美女已出了宫门,仁宗脸上露出难过的神色,这才起身回宫。
朱弁撰《曲洧旧闻》卷1也记载:
范讽知开封府日,有富民自陈:“为子娶妇已三日矣,禁中有指挥令入。
见今半月无消息。
”讽曰:“汝不妄乎?如实有兹事,可只在此等候也。
”讽即乞对,具以民言闻奏,且曰:“陛下不迩声色,中外共知,岂宜有此?况民妇既成礼而强取之,何以示天下?”仁宗曰:“皇后曾言,近有进一女,姿色颇得,朕犹未见也。
”讽曰:“果如此。
愿即付臣.无为近习所欺而怨谤归陛下也。
臣乞于榻前交割此女。
归府面授诉者。
不然,陛下之谤,难户晓也。
且臣适已许之矣。
”仁宗乃降旨。
取其女与讽。
讽遂下殿。
或言,讽在当时初不直直声闻.而能如此。
盖遇好时节,人人争做好事,不以为难也。
范讽做开封府知府(也就是首都的市长,北宋的京城即今河南省开封市)时.有百姓上访。
说给儿子娶媳妇,已经过门三天了,突然被召到皇宫里去.至今已半个月没有消息。
范讽说:“真有这事?你在这儿等着,我到宫里去走一趟。
”于是立刻请求仁宗召见。
见了面,范讽把那百姓说的事情报告给仁宗,并说道:“陛下不近女色,这是宫里宫外都知道的。
怎么能出这样的事?再说了,老百姓家的媳妇已经过了门,硬弄进宫里来.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仁宗说:“皇后倒是说过,新近有人进献了一位女子,模样挺漂亮。
朕还没见到呢。
”范讽说:“果真如此,请将这个女子交给为臣。
陛下不要被身边的小人蒙蔽了,不明不白地遭受百姓们的怨恨和指责。
为臣请求就在皇上的龙座前交割这个女子,好让为臣带回府里去,当面交还给上访人。
不然,百姓对皇上的指责,是没法挨家挨户去解释清楚的。
况且,为臣刚才已经答应了上访人:立刻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仁宗便下令,将这个女子交给范讽带回开封府。
在记述了这个故事之后,笔记作者朱弁感慨地说:范讽在当时,并不以刚直闻名于世.但却能这样做,这是因为碰上了好时候,当时人人
争着做好事,而且知道做好事并不那么困难啊。
同书卷1还记载:
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
久之,上以温成故。
欲申前命。
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
”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
帝卒为罢之。
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
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
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仁宗时,想让张皇后的伯父张尧佐升任宣徽使(一个高级职位),可是由于朝廷舆论不一致,遂搁浅了。
过了一段时间,仁宗因为张皇后的缘故,想再次提出这一任命。
一天上朝时,皇后将仁宗送到大殿门VI。
拍着仁宗的背说:“皇上,今天不要忘了宣徽使的事!”仁宗连声说:“知道,知道。
”可是仁宗在朝廷上刚一降旨,监察部门的长官包拯便提出反对意见,滔滔不绝,嗓门大,态度愤激,唾沫星子都溅到仁宗的脸上来了。
仁宗最终还是收回了成命。
在朝廷议论这事时,皇后派小太监不停地打探,得知包拯犯颜直谏,态度激烈,于是当仁宗退朝时.便迎上去认错。
仁宗一边抬起袖子擦脸,一边说:“包拯贴到朕的面前来说话,唾沫直溅到朕的脸上。
你只管要甚么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是他包拯在做监察部门的长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