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儿童背诵古诗词究竟有什么用

    儿童背诵古诗词究竟有什么用

    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拥有古典诗词这块历史文化瑰宝感到无比自豪。

    许多家长重新萌发了对古诗词的兴趣,一时间,书店里古诗词类图书供不应求,尤其是浅显易懂的少儿版更是一册难求。

    由此可见,《中国诗词大会》势必掀起儿童背诗的热潮。

    但是,也有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们,古典诗词不失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因其晦涩难懂,不适合儿童阅读,而死记硬背更不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让年龄较小的儿童背古典诗词,不仅没用,而且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教儿童背诵古典诗词究竟有什么用?死记硬背有没有可取之处?怎样做才能既让儿童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又不至于给他们造成伤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展开新闻调查。

    横看成岭侧成峰

    记者首先来到郑州一所小学采访。

    一名二年级男生听记者说到唐诗宋词,马上跑过来搭话。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3岁起开始背唐诗,从未间断,能背100多首,还当场给记者表演。

    当记者问他,背诵古诗词对学习是否有帮助时,小家伙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好像没啥帮助。

    老师上课不提问古诗词,考试也不考。

    要是学校组织诗词大会就好了,我一定能得第一名!”听得出,他的语气里有怀才不遇的遗憾。

    教二年级语文课的甘老师对记者说:“背诵古诗词当然是好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涉猎,但家长要把它放在第二位,毕竟现在各门功课要求背诵的知识很多,要是因为背诵古诗词耽误了课本知识的学习,那就得不偿失了,毕竟考试不考这个。”

    教五年级语文课的杨老师对儿童背诵古诗词持反对意见。

    接受采访时他说:“古诗词都是古代的成人写的,反映的是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现在的孩子不可能理解。

    既然不理解,那怎么背?只能是死记硬背,就算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理解。

    这不是胡闹吗?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尽管办得红红火火,收视率也很高,但我认为仍属于剑走偏锋,选手们应该较量的是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不是记忆力。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你记忆力再好,能比得过搜索引擎吗?”

    记者在濮阳采访时,专攻脑科学的医学博士林先生提出了与杨老师针锋相对的意见:“大家都知道记忆力对学习的重要性,既然重要,那就要从小训练。

    首先,背诵可以使孩子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善于背诵可以使孩子的知识库存日益丰厚。

    作为一种记忆方法,背诵最主要的一点是必须与原文一字不差。

    这是一种既常用而又特殊的方法。

    检验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记忆的正确性,如果记得不准,那么背得再快再多也没有意义。

    其次,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锻炼人的记忆能力。

    脑科学研究证明,重复的刺激有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

    人的记忆力也和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

    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发展语言能力非常重要,而优美的古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所在,背诵它们大有裨益。

    儿童学习语言有特殊的大脑机制。

    语言有特定的脑区,而且语言活动涉及的记忆类型属于内隐记忆,往往能够保持很久甚至终生不忘。

    就像我们一旦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骑自行车往往终生不忘一样。

    内隐记忆与动作、情感密切相关,小脑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总之,我赞成儿童多背古诗词。”

    江苏盐城家长刘先生是“儿童背诵唐诗活动”的倡议者。

    他引经据典地对记者说:“古往今来许多伟大和知识渊博的人,大多与他们善于背诵、记忆力惊人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精通多种外语。

    马克思能背诵许多歌德和海涅的诗歌,并在谈话中经常引用,增加了谈话内容的精辟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如果他不善于背诵,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我国古代早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博闻强记,并非他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他坚持每天背诵的结果。

    他有一句名言:‘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

    ’现在的孩子,胃口被洋快餐异化了,精神生活被网络游戏和动画片异化了,照此发展下去,他们将成为数典忘祖的一代!我倡导儿童背诵古诗词,目的正是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把孩子培养成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炎黄诗词协会的理事蒋老先生接受采访时,首先吟诵了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说,“古诗词就像重峦叠障的山峰,在不同人的眼里呈现出不同的神态,有的人奉之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有的人视之为过时的老古董,其实都是食古不化。

    为什么呢?只缘身在‘功利’这座山中。

    对中考、高考来说,古诗词没什么用,对求职、升迁来说,古诗词也没什么用。

    那么,背诵古诗词究竟有什么价值呢?老朽以为,背诵古诗词是无用之用,说穿了,是给孩子的灵魂建造一个家。

    其中道理,不能说,只能悟。”

    本刊认为,有人反对背诵,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这是一种偏见。

    背诵可以分为机械背诵和理解背诵。

    机械背诵是在无需理解材料的情况下机械地重复记住,理解背诵则是在对材料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提倡的是理解背诵,不过,即使是机械背诵,也不能一概反对,而应该因势利导,发挥理解的优势,利用机械背诵的长处去记忆。

    父母教幼儿背诵古诗词,利大于弊,但在古诗词的选择上要力求简单易懂,并耐心给孩子讲解诗歌的意境,让孩子从小接受文字美的熏陶,把机械背诵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众里寻他千百度

    乘高铁赴外地采访的途中,记者与邻座吕先生聊了起来。

    聊天中记者得知,吕先生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职业跟古诗词没有关系。

    不过,他说自己小时候在父亲的督促下背过许多古诗词,还没到上学年龄就能背200多首。

    “记得每天晚饭后,爸爸就会考我。

    他手拿一本《唐诗三百首》,随便翻到一页,念出第一句,我就得背出下文。

    如果我背不出,就得挨板子。

    到最后,我总是一边哭一边背,妈妈在旁边陪着我落泪,说这孩子真不容易。

    ”吕先生说。

    记者问:“为背唐诗挨了那么多打,心里一定很委屈吧?是恨爸爸还是恨唐诗?”

    吕先生吃惊地盯着记者,问:“恨?为什么要恨?唐诗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爸爸把它给我,我感谢他还来不及呢。

    上学以后,我还背过《诗经》和《宋词三百首》。

    ”记者问:“那您认为儿童背古诗词有什么用?”

    吕先生笑出声来,说:“没用。

    指望背诵古诗词致富?纯属天方夜谭。

    靠它吃饭的人少之又少,并且大多生活得不太好。

    指望背诵古诗词提升优越感,纯属痴人说梦,想想看,对朋友圈里那些出口成章的朋友,大家的赞美有几句是真心的?指望背诵古诗词提升作文水平更不现实,高考作文大多有严禁写成诗歌的规定。

    所以,说背诵古诗词有好处,都是骗人的。

    ”他顿了一下,看了一眼记者惊讶的表情,加了一句,“除了让孩子的生命更丰满之外,这件事真的没什么用处。”

    吕先生说,小时候背古诗词,大多不明白什么意思,只知道诗的意境很美。

    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懂得。

    “每一次懂得,都是一次喜悦。

    ”他举例说,“比如,春天看到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烤着炉火,外边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夏天,带孩子去湖边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行,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凉风乍起,黄叶飘零,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发愁的时候,知道了什么是‘伫倚危楼风细细’;高兴的时候,知道了什么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您明白我的意思吗?中国人的感情,只有用中国的方式才能充分表达,如果不了解这个中国的方式,或者不会用,那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是压抑的。”

    记者问:“小孩子背诵古诗词,只背不懂,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吕先生优雅地微笑,耐心地解释:“这就像攒钱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最后才能买得起汽车和房子。

    儿童背诵古诗词也是在积累,把看不懂的画、模模糊糊的意境存在心里,某一天,见到某个风景,感受到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

    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

    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写的那样,‘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吟诵完,吕先生很享受地微闭双眼,像是在品味美酒的甘醇。

    在广州,退休多年的初中语文老师魏先生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说:“说古诗词晦涩难懂是对古诗词的误解。

    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过来就是:‘鸟儿轻轻唱,落在河洲上;美丽的姑娘,青年好对象。

    ’再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一读就明白,有什么难懂的呢?比日常语言难懂到哪里去呢?古诗词里到处都是清澈见底的诗。

    跟散文、小说、戏剧比起来,诗歌的优势就是纯净。

    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领略它的音韵美也是大有好处的,总比背那些流行歌曲粗鄙的歌词要好些。

    ”结束采访时,应记者请求,魏先生在采访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小时候的阅读体验,往往决定了你一辈子的视野和性质。

    小时候诗词背多了,长大后每一次旅行,都像是故地重游。”

    刚刚留学回国的秦先生向记者讲述他在英国经历的一件事:“一个人在国外很孤单,经常靠睡觉打发时间。

    有一天傍晚,我睡得正酣,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我迷迷糊糊的,以为是同校的同胞叫我一起去吃饭,于是一跃而起,用汉语大声说:‘来了来了,一起吃一起吃!’打开门一看,是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同学,正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我这才彻底醒了,突然理解了小时候背过的那句诗‘梦里不知身是客’,顿时心头大亮,明白了诗中蕴含着多少悲伤、惆怅和惘然。

    这件事让我明白,我是中国人,我是伟大而优美的民族的后代,所以现在我回来了。

    ”对于儿童背诵不理解的诗是否不妥这个问题,秦先生回答,“《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儿童背诵古诗词就是这样,绝对不浪费。

    如果一个人不懂诗歌,那就少了一种精彩!”

    本刊认为,古诗词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的存在是祖先活过的证明,是生命燃烧后留下的痕迹。

    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是流传千百年的民族血脉,早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生命的深处,与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的幸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能用功利的思维模式去曲解它,正如我们不能认为只有浪花是大海,而海底的暗流可以忽略不计一样。

    当下,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许多国外文化相继被追捧,而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警觉。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上海心理咨询师宋晓林博士认为,儿童背诵古诗词是件好事,对增强语言能力和记忆力、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但家庭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可感情用事。

    “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家庭教育也应该如此,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孩子才可能受益。”

    宋博士解释道:“儿童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七八岁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差别不大,到9~11岁,上小学的儿童能记忆的材料数量和学前儿童所能记忆的比较,一般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实验中,让学龄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同时识记15个单词,学龄前儿童平均能识记3~5个,小学儿童能识记6~8个。

    同时,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材料看,识记诗篇的能力也是在7~11岁这一期间开始有显著的增长。

    有些家长让孩子从小背诵古诗词,孩子到了9岁以后,在记忆能力上表现突出,于是惊喜地宣称:‘我的孩子记忆力提高了,全拜幼时大量背诵所赐!’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从小没有背诵过古诗词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记忆能力也会大幅飙升。

    所以,让学龄前儿童背诵大量诗篇的做法不可取,明智的家长应该把这项有益的工作留到孩子10岁左右再做。”

    北京儿童启蒙专家孙纪先博士赞同宋博士的看法。

    他说:“总的来说,我不反对幼儿有选择地、适量地背诵古诗词,只要是有韵律的文章,包括儿歌、《三字经》、《弟子规》都可以背诵。

    这种背诵,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准确度,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丰富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但家长要对背诵材料有所选择,让幼儿大量背诵那些既拗口,又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奢望孩子长大后仍能牢记并能应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迷信。

    前年我到一所幼儿园给家长们讲课的时候,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鼓励下上台表演节目,居然完整地背出了《长恨歌》。

    家长很得意,我却不以为然,心想,为什么不让孩子背诵一些简单的诗呢?这不是事倍功半吗?”

    珠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雷云燕博士认为,儿童背诵古诗词值得提倡,但父母不应该把孩子会背多少古诗词当成炫耀的资本。

    “据我所知,有些父母教孩子背唐诗、宋词的目的不纯。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于是逼自家孩子也开始背;亲友聚会时,让孩子当众表演,然后父母享受教子有方的恭维……这些做法,暴露了父母的虚荣心和功利心。

    要知道,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词大多是一知半解,背诵对他们来说是困难的、枯燥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幼儿背诵古诗词是被动的,只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罢了。

    长期做自己不愿做而且很难的事,事实上是在培养孩子的厌学情绪。

    更糟糕的是,当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在人前表演,给父母争光,可想而知孩子会多么沮丧。”

    本刊认为,家庭教育事关孩子的未来,家长应具备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思维,不可人云亦云,一拥而上。

    教孩子背诵古诗词也是如此,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安排家教内容,不可逼迫孩子背诵,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正如毛泽东的古体诗《赠柳亚子先生》中所写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该只盯着中考、高考,而应该高瞻远瞩,以孩子的终身幸福为目标,杜绝短视行为和功利思想,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领略古诗词的优美,则善莫大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