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李清照伤感古词

    李清照伤感古词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

    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

    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

    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

    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

    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

    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

    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

    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

    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

    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

    ‘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这一评论告诉我们,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

    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

    象“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

    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

    ”“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

    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

    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

    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

    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

    ”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

    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

    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

    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

    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

    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

    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

    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

    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

    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

    “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

    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

    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

    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

    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

    【注释】〔1〕红藕:红荷花。

    玉簟〔dian〕:光洁如玉的竹席。

    〔2〕罗裳〔chang〕:丝绸衣裙。

    古人把下衣或裙称为“裳”。

    如《霓裳羽衣曲》〔3〕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4〕锦书:前秦时苏蕙曾寄锦书给丈夫,后用作书信的美称。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5〕雁字:排成“一”字或“人”形的大雁,相传雁能传书。

    【译文】红艳的荷花早已凋残,玉席生凉秋意泛,我轻轻地提起裙摆,独自登上兰舟。

    云中可有谁寄来书信?雁阵已过,西楼撒满了清冷的月光。

    花儿只管飘零,水儿只管流,一种同样的相思,却分成两处的闲愁。

    无奈的心情实在无法消除,才下了眉头,却又涌上了心头。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红藕”,即粉红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

    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

    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和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

    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