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班级文化
如何打造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它是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更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要求,把人当作教育目的本身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这就给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呢?——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级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从“人生”出发,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
一、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活动文化)。
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而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
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二、打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班级环境文化(物质文化)。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教室布置是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
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
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
许多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
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而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
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三、打造一个让学生自觉参与的班级目标文化(精神文化)。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体的目标变成为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呢?行为科学的激励理念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学生在心理上有独立、自主、主动参与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由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来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会作的态度。
所以制订班集体目标时,老师要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即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经全班同学集体判定,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制订班级其他规章制度,同样也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
这样,他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四、打造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个性文化)。
当代教育强调对完满人格的追求与培养。
但是,教育者如何利用、营造、调控、强化某种环境,以促使学生逐步自觉地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满,这并没有一条人人皆走得通的通街大道。
不同个性特长的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发展情况,构建适合自己操作样式并形成某种类型的班级建设模式。
做到千帆竟发,殊途同归,让人走进每一个教室,接触每一班学生,都给你崭新的感觉,但积极向上却是个性中表现出来的共性。
五、打造一个班级情感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情感文化)。
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
”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
好的班级情感氛围。
六、打造一个具有育人功能的班级文化制度(制度文化)。
制度是一种规矩,是规范人行为和的准则和要求。
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正规制度和非正规制度,一般来讲正式制度是由学校制定的,是一种“预设性”的制度,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基本方面进行规范和制约,如作息制度、考试制度、一日常规等。
非正式制度根据正式制度来制定,经过师生共同针对实际思考并创造出来的的行为规范,具有协商性、约定性、和教育性等特点,往往比学校正规制度更具有约束力和教育功能,内容也比正规制度更广泛、更丰富。
这种非正规的制度,更能渗透出文化的育人功能,折射出学校文化育人的理念。
各班根据学校制度民主制定本班《班级公约》,逐步创设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班训、班风、学风、评比激励、学习制度、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非正式制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这些制度的实施会使班级在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等方面都能有章可循,久而久之,就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详见http://bcxxjylt.blog.sohu.com/66691578.html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