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有关“行人路过”的诗词有哪些

    有关“行人路过”的诗词有哪些

    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杜甫《兵车行》

    赏析: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起频繁进攻,久攻不下,兵将折损大半。

    朝廷大举征兵。

    民众听闻云南多瘴气,未战而亡者十之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下令强制捕人充军。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2、行人方倦役,到此似还乡。

    流水来关外,青山近洛阳。

    (唐)——司马札《宿寿安甘棠馆》

    赏析:漂泊和流浪,对于农耕文化的中原而言是一种动荡不安的生活状态,远行并不是追慕的生活理想,叶落归根才是期盼的人生归宿。

    对对于“行人”而言,疲倦感是挥之不去的,只有“还乡”才是解脱。

    诗人夜宿寿安,犹然升腾一种好似家乡感觉,“关外”和“洛阳”两个地名极具代表性,一处代指极远,一处代指家乡,并且具象化的表示了两地的天涯路远。

    昭示“行人”的漂泊之苦。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赏析:语言通俗,画面情景跃然纸上。

    也是大家都很熟知作品。

    杜牧诗中的“行人”心境凄迷纷乱,与时节、细雨一同勾勒出一幅融情于景的清明图画,凄惋哀怨行色匆匆。

    通过后两句转折,将牧童换为前景,杏花村作为远景,“行人”终究是行人只是背景中仿佛虚化的部分,只是路过。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构思别致,比喻巧妙。

    用眼波和眉峰比喻山水,将送春和送别交织在一起。

    这里的“行人”是离别之人,既是对离别的无奈又是对好友的衷心祝福,愿好友与春光同在。

    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过一句“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5、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赏析:同样是送行之作,离别相似而离绪万千。

    苏子是我及其崇拜的古学者,有鲜明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又兼修百家,集儒道佛思想大成。

    纵然深处逆境也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

    本作之中苏子得失两忘、万物齐一,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我们都是彼此世界的“行人”。

    6、行人莫问当年事,古国东来渭水流。

    (唐)——许浑《咸阳城栋楼》

    赏析:古今游子羁旅过客还是不要所闻当年的秦汉兴衰,故国不再,只有渭水如同昔日常流不止。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一段“趁着我年少的美妙时光,能对你好一些。

    后来发现,只有不再年少,才有了对你好的能力。

    可是这时候,你已经不在了”。

    时光这个东西往大了说岁月前行不是人力可以阻止,往小了说疏忽一瞬就会错过不再重来。

    也许对于许浑大家不太了解,但是有一说法“清明时节雨纷纷”本是许浑作品,由于南唐编《千家诗》误录到杜牧名下,这也是诗词界有待考证的争论。

    7、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李忱《吊白居易》

    赏析:唐宣宗李忱为诗人白居易而作的吊唁诗,君王为文人臣子吊唁又作诗文,在古代算是比较罕见,正是因为罕见,更表达了唐宣宗对白居易的认可和欣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白居易的卓越才能。

    白居易的是个文章诗赋广为传诵,每一个行人都吟咏其作品,宣宗更借用行人的表现,表达自己吊唁亡人的悲伤哀痛。

    8、欲将归言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明)——陈霆《踏莎行·晚景》

    赏析:欲问行人,行人已经不在。

    这首词并无新奇也没有什么深意,只是这个情景让我想到这样的情节“猪头说:那时候,做家教赚了点钱,想去还钱给被偷的女生,让她宣布,钱不是燕子偷得。

    结果等我赚到费用,那个女生居然转学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