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扩展资料
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
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
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
没有直接参与这次谈话的邹守益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却记为“至善无恶者心”。
他们当时认为,用“无善无恶”与“至善至恶”来描述心之作,意义是一致的。
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讲学会上提出四句教来讨论。
许孚远写了一篇《九谛》,主张性体至善无恶,反对以无善无恶为宗。
周汝登写《九解》,发挥了四无说。
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他说以心之体无善无恶,合下便成一个空。
空则一切解脱,无复挂碍,何善非恶?以无善无恶只是心之不着于有,究竟且成一个混。
混则一切含糊,无复拣择,何恶非善?这个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过东林书院的传播而影响很大。
明末的刘宗周明确指出,四句教本身存在矛盾。
王夫之则批评王守仁“天泉付法,止依北秀(指神秀)南能(指惠能)一转语作葫芦样”,认为王守仁的说法是模仿禅宗。
以后四句教的论争就逐渐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