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有谁认识清朝的一位诗人叫纳兰容若.介绍一下谢谢了

    纳兰容若就是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纳兰性德的名字改回成德。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代表作:《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

    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与《红楼梦》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说里面的贾宝玉的原形就是纳兰性德。

    但凡研究“红学”的人对明珠,纳兰性德都会有所了解。

    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红学家。

    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曰:“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

    且不说此推论是否真有道理,天子首开一家之言,根据他的阅历提示了两事物间的联系可能。

    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和曹雪芹都是清初到中期“康乾盛世”中人,相继前后。

    他们的家世与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是那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现象的集中反映。

    首先,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

    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

    他们都极富文采,一个是满人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

    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的汉学带入旗籍。

    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

    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

    再者,纳兰家族和曹氏家族都是封建官僚世家。

    从龙入关,立有功勋,并数代承袭官爵,是功名奕世,钟鸣鼎食之家。

    纳兰家不但是地道的正统满州贵族,从血缘上与王朝有着复杂交叉的关系。

    曹家祖上是明朝辽东驻军军官,后降清改籍,入包衣列,属帝王家臣,曹寅的生母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当过皇帝的侍读(同学),曹雪芹的姐姐又是礼亲王之子,平郡王纳尔苏的王妃。

    曹家世袭江宁织造职达六、七十年。

    尤其不要忘记的是纳兰性德,曹寅与康熙皇帝是年龄相近的“一起玩大”的年少君臣。

      

    纳兰家与曹家不但在王朝的关系上,而且在家世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祖上都是从龙入关的老资格,并在清王朝定鼎华夏后发迹。

    两个家族都有一定的文化传统,注重文化建设。

    两个家族都有着“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辉煌,都是“诗书簪缨之族”。

    但也都遭遇撤职抄家的厄运。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把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与家族盛衰演绎得如此维妙维肖,再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他们之间确有许多极其相似之处和几乎能重叠套合的家世经历。

    无怪相隔不久,又与纳兰家结为“亲家”的乾隆,看过《红楼梦》后,一口咬定所写是前朝明珠家之事。

    更有人牵强、索隐,认定明府为大观园;明珠纳兰父子即贾政、宝玉等等不一枚举。

    且不管这类说法有否根据,有否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的确太多,而且在纳兰之后的曹雪芹也不可能对之前的包括明珠家的变故毫无知晓,加之个人的亲历和体验,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源流,使《红楼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与更大的涵概性。

    使一部文学著作具有了更丰富的蕴涵和深刻的意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