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陶行知的小故事

    1、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2、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

    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

    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

    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

    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

    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

    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

    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

    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3、一首歪诗的风波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

    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

    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

    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

    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

    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

    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

    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

    我检讨……"

    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

    "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4、拆表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

    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

    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

    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

    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

    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

    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

    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

    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5、人才、大才和天才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但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孩子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孩子,非但能演戏、跳舞,而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

    周恩来同志称赞这些孩子们说:"一代胜似一代。

    "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鼓掌。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自己不愿进行教育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非议陶行知,说什么:"陶行知丢掉了普及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动摇了他"为今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

    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

    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

    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

    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己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

    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

    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

    看!陶行知回答得多么好呀!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

    陶行知对于培养天才的解释多么有道理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