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董其昌传的译文谢谢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历官轮输林院偏修、湖广副使、湖广学政、太常卿、礼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
董其昌是晚明著名书画家。
他的书法,初学米芾,后又学唐人,上溯魏晋,形成自己的独特书风。
他的书法作品,秀丽超逸,布局疏宕有致,对明末清初的书坛影响很大。
书迹存世很多刻帖有《小玉烟堂帖》、《汲古堂帖》、《书种堂帖》、《来仲楼法帖》、《世春堂帖》等。
著名的作品有《邵康节无名公使并程朱赞》、《孝经》、《书古人侍》、《传赞》等。
他的绘画,擅长山水,学董源、巨然、黄公望、仉赞等,不重写实,画风清润明秀。
在绘画上标榜士气,把古代山水画家分为南北宗,推崇南宗,贬抑北派,这是一种偏见。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在于董其昌书画名重,求书画者很多,他常常请人代笔,因而存世的伪作甚多。
在当时同以书法著名的人有:华亭人莫如忠、莫是龙父子、临邑人邢侗及其妹慈静、顺天人米万钟、晋江人张瑞图等人,附于《董其昌传》后,今一并译出。
董其昌,字玄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
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
回来以后被任为编修官。
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借史事随时对他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
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
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
因他不徇私情开后门,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
董其昌当即上奏朝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生儒审查处治,董其昌终于辞职回乡。
朝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提升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遣闻佚事,董其昌文事搜集,记录有三百本之多。
他又选择没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录成四十卷追问
请问一下后半部分的翻译
追答只有这些,没有后半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