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纳谏的名言还有故事

    善于纳谏的齐威王

    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

    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

    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

    公元前386年,田和称诸侯,沿用齐的国号。

    田氏代齐后,新兴地主阶级在齐国就完全掌握了政权。

    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为了和其他六争夺天下,田氏取得政权以后也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使齐国出现了中洒的局面。

    其中最有作为的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在位。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齐国的中兴,也正是齐威王通过广泛纳谏,采群策进行改革而实现的。

    据说齐威王即位后的前9年,只是吃喝、玩、氏,根本不理国家大事,一切政事全由卿大夫掌管。

    在这9年中,韩、赵、魏、鲁等各国时常攻打齐国。

    齐国经常打败伏,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国家的这种困境,齐威王也好像心安理得,置之不问。

    不过知情的人都看到齐威王并不是平庸之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使他振作起来。

    当时,齐国有个大臣叫淳于髡,他人生得很矮小,但很有口才,非常幽默风趣,他每次出使诸侯国,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是齐国的外交人才。

    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心中十分着急。

    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

    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

    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迁里,百事不管,毫无作为。

    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就开始振作起来。

    淳于髡还劝齐威王不要通夜喝酒,并以自己亲身体会说明:“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就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

    齐威王纳谏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邹忌鼓琴取相的故事。

    邹忌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

    但作为邹忌当时的身份就连见到齐威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向他进谏呢?他听说齐威王喜欢听音乐,就想出了一条计策。

    有一天,他抱着一架琴进宫求见齐威王。

    他说他是本国人,叫邹忌,是个琴师,听说国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

    那天齐威王正无事,感到很无聊,捉说来了一个琴师,心中高兴,就赶忙令人传话让他快进来。

    邹忌拜见齐威王之后,就坐下调着弦儿好像要弹的样子,可是两只手搁在琴上不动。

    齐威王挺纳闷地问他,说:“你调了弦儿,怎么不弹呢?”邹忌还是不弹却说:“我不只会弹琴。

    还知道弹琴的道理。”齐威王虽说能弹琴,可是不懂得弹琴还有什么道理,就叫他细细讲讲。

    邹忌从伏栖氏作琴讲起,一直谈到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越讲越玄。

    齐威王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可是说了这些个空空洞洞的闲篇有什么用呢?齐威王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没好气地说:“你说得挺好,挺对,可是你为什么不弹给我听听呢?”邹忌听了齐威王这话,就正色说道:“大王瞧我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9年来没弹过一回,都有点不乐意呢!”齐威王这才恍然大悟,就赶忙站起来,“原来先生是拿弹琴来劝我,我明白了。”他叫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邹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

    邹忌劝他重用有才能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好建立霸业。

    齐威王自称要发扬他父亲桓侯午的业绩,远的要祖述黄帝的不光辉,近的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

    后来齐国中兴,从而成为东方强国。

    最善于纳谏的皇帝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

    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

    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

    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

    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

    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

    唐太宗曾说过。

    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

    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

    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

    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常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

    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

    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

    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

    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

    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

    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殂(cu,死亡)逝,遂亡一镜矣!”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

    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

    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

    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