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主要代表作注明时间

    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文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写作背景: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话文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写作背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

    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3,《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白话文释义: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写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

    原诗共两首,第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话文释义: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5,《海棠》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话文释义: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写作背景: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