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怎样的行为可以称黑社会团伙

    黑社会

    <<黑道江湖路>>

    神风太保

    生来命苦,无人照顾.为求活路,踏上江湖.

    初入江湖,胆小如鼠.只是小卒,任人摆布.

    为了前途,学会狠毒.性命不顾,杀出血路.

    拼命付出,降龙伏虎.风雨无阻,终得财富.

    人在江湖,不由自主.虽很富足,也很无助

    走入歧途,一片盲目.心中的苦,向谁倾诉?

    往事回顾,历历在目.也曾糊涂,犯过错误.

    为求财富,疯狂追逐.江湖杀戮,不堪入目.

    一身傲骨,不肯认输.起起伏伏,谁胜谁负?

    几番沉浮,终于醒悟.原来江湖,没有胜负.

    江湖的路,是场赌注.一旦下注,不能作主.

    脚下的路,该向何处.不归之路,不要重复.

    以上诗词是对黑道中人心理和经历最好的阐述.他们因生活之苦,盲目走错了路,如果能早点悬崖勒马就会有回头路,如果还是执迷不悟,结果只会粉身碎骨.

    黑社会,由英文词组“Underworld...德语中的社会(gesellschaft)原指在同一房间的伙伴,之后用来表示人与人结合的关系。

    黑社会的名称的规律

    **会

    **帮

    **教

    城管

    详见:

    黑社会性质组织辨析

    张文 许永强

    (北京大学法学院,100871)

    内容摘要: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既不同于一般犯罪集团,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

    应当在准确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科学分析当前犯罪态势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其构成要件,厘清其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形式的界限。

    我们认为,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客观要件上应注意其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要件上应注意其组织严密性和成员众多性,其构成人数至少应当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成员底数;主观要件上应当引入犯罪人格的分析。

    在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总体战略中,对其 “圈”得不宜过大,“稳、准、狠”的方针中,关键在“准”。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 黑社会组织 / 犯罪集团 / 有组织犯罪

    当前“打黑除恶”的斗争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被“摧毁”。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新设立的罪种,它包括3个罪名——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近年来,此类犯罪在一些地区呈蔓延之态势,危害严重。

    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却往往难以认定,学界的观点也众说不一。

    有鉴于此,我们对其性质及构成作一探析,以期引起各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

    有组织犯罪,英文为“organized crime”。

    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但是,迄今为止,对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个统一并得到普遍公认的定义。

    其代表性的观点有下列几种:

    1、 最广义定义。

    认为有组织犯罪是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

    或组织。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州刑法规定:“有组织犯罪就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在长期目标的基础上从事一种或多种如下行为:(1)提供非法物品或服务,如放高利贷等;(2)掠夺性犯罪,如盗窃、伤害等。

    还有一些典型的犯罪行为也应列入有组织犯罪定义之中,即五类行为:A、敲诈集团;B、非法行业;C、盗窃集团;D、帮派;E、恐怖组织。”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有组织犯罪包括三种组织形式,即松散的犯罪结伙、犯罪集团及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2、广义定义。

    认为有组织犯罪是3人以上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稳定的犯罪组织,包括犯罪集团和黑社会组织。

    如墨西哥联邦及联邦特区刑事诉讼法对有组织犯罪下的定义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按纪律及等级规则组织起来,以一贯使用暴力的方式或主要以获利为目的犯下某项法律限定的罪行。” 我国有的学者也认为,有组织犯罪一般是指3人以上为多次实行一种或多种故意犯罪而建立的具有一定组织性与稳定性的共同犯罪组织。

    3、狭义定义。

    认为有组织犯罪即为黑社会犯罪。

    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机构在文件中,通常将有组织犯罪视为黑社会。

    许多学者也持此种看法。

    如俄罗斯学者阿达什科维奇(Ю.И.Адашкевич)认为:“有组织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丑恶现象,它以刑事犯罪、黑经济结构以及政权管理机关的腐败三者相结合为特点实施犯罪行为的群体,该群体不仅控制着违法犯罪资金,甚至控制了国家或社会某些领域的部分合法资金。” 法国犯罪学家安德鲁·博萨认为:“有组织犯罪实际上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

    生活在合法团体的外面,有自己的章程、自己的组织、等级和严厉的纪律,利用一切手段实现他们的目的,即最大利润。” 日本学者菊田幸一认为:“所谓有组织犯罪,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多数犯罪人在持续从事犯罪活动时,都有一个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组织,其指挥系统是按阶层组成的;(2)该组织成员不仅本身从事犯罪活动,而且还秘密掩护商店、艺人及其他特定职业者的犯罪活动;(3)如果组织内部的领导发生变动时,不存在移交领导权问题,有越代掌握组织权力的;(4)由该组织操纵一定地区的所有犯罪活动,或至少控制其中特定的犯罪活动,而且这种控制权总是掌握在某个首领一人手中;(5)犯罪手段和犯罪行为几乎都以组织的每个成员的权限为标准而采取的;(6)为顺利实现犯罪目的,对各种犯罪活动都有周密的计划。”

    世界著名刑法学者、犯罪学家,国际刑法协会会长M.巴西奥尼先生则将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犯罪成员被认为或多或少是以从事犯罪活动作为支撑点而结伙的;

    2、 其首要目的是通过非法手段牟取利益;

    3、 都是以威胁和暴力为手段实现其目的,不论是集团内的目的,还是集团外的目的;

    4、 贿赂官方人士和其他人是其伎俩的组成部分;

    5、 通过骗税、垄断、掠夺性商业活动,并使用腐败影响来渗透和破坏合法的商业活动以牟取利益;

    6、 通过洗钱来盈利增值;

    7、 可能有跨国分支机构或跨国活动,但主要还是在一国范围内活动频繁;

    8、 凡是通过威胁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和其他社会利益的方式行动时,该集团的出现和活动就会消极地对社会造成冲击;

    9、 其成员经常地但不是一成不变地在高层单个头目为首的等级结构中被纠集和组织起来的;

    10、下级成员对组织要忠诚,而且要通过严格的纪律包括因失败、背叛、不忠而死的方式来加以约束;

    11、成员是以测试忠诚、残暴、犯罪技巧为基础挑选的,在兄弟会中秘密行动相伴左右;

    12、保密是其印记之一。

    我们认为,界定有组织犯罪应揭示其本质特征,即犯罪的有组织性。

    其一,有组织犯罪不是单个人犯罪,而是多个人(3人以上)犯罪;其二,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其三,多个人有组织的进行一种或多种犯罪。

    因此,所谓有组织犯罪,是指3人以上以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为目的而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

    有组织犯罪不同于2人以上的一般共同犯罪,如结伙犯罪。

    根据我国的犯罪状况和法律规定,有组织犯罪应包括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犯罪。

    从组织规模、程度和社会危害性上说,这三者实际上是犯罪组织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发展形态。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向黑社会组织过渡的形态

    犯罪集团是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它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有相同的一面,即都是一种犯罪组织。

    但二者在组织规模、程度上,尤其在是否具有“黑社会”性上有所不同。

    因此,不能把犯罪集团同黑社会性质组织混为一谈。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本质相同,即都具有“黑社会”性。

    黑社会,由英文词组“Underworld Society”转译而来,原意为地下社会、下流社会等。

    黑者,非法、秘密之意,故黑社会即是反社会之地下组织。

    之所以称之为社会,表明它已不同于一般有组织犯罪,比之犯罪集团更为严重,形成了“小社会” 的程度。

    也有的资料称黑社会为犯罪辛迪加(crime syndicate),意即犯罪联合体。

    黑手党在意大利语中称为“马菲亚”(MAFIA),是盗窃、放火、放毒(Muzzini Autorizza Furti,Incendi,Avvell enamenti)三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可见,黑社会本身的含义中即表明这一社会群体从事活动的内容具有违法犯罪的特点。

    在汉语中,“黑心”、“黑手”、“黑信”、“黑钱”、“黑店”等词汇也表达了强烈的道德和法律上的否定评价。

    黑,即有不正当、不道德之意。

    “黑社会”的核心词当然是“社会”,英语中称为“society”,法语中称为“societ”,均源于拉丁语“socius” 一词,意为伙伴,多人纠集在一起,由此又引申出团体、组织之意。

    在古罗马语中社会(sicietas)是指相对自然人格的自由契约关系;德语中的社会(gesellschaft)原指在同一房间的伙伴,之后用来表示人与人结合的关系;俄语中社会一词“общество”的词根“обще”是全部、整体、公共、在一起的意思。

    在日本,社会一词是在明治维新期间作为英语“society”的译名出现的,我国留日学者在转译社会学著作时,借用了这一词汇。

    但是,日文中的汉词“社会”又是源于中国的古籍文献,如“村闾社会”、“乡民社会”等。

    在我国古籍中,“社”是指土神或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同时有标示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的意义;“会”则指集会。

    社会一词联用约始于唐朝,指节日里在某个地方举行游艺集会、祭祀神灵的活动。

    可见,不同语种的“社会”一词却有相同的含义,即都表示一定区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活动。

    我们认为,黑社会组织应当具备下列特性:

    1、 地下社会性

    黑社会组织是一个同主流社会相对抗的非法的地下社会。

    这是黑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性。

    黑社会组织是存在一种隐秘的亚文化群体 ,许多人之所以是越轨者并非由于其弱势,而是由于他们是具有不同标准和价值观的群体。

    即使是遵从,当它是产生于对越轨文化的参与时,也可能导致越轨。

    这种文化的规范是同更大的社会的规范相背离的。

    2、 组织严密性

    黑社会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式的结构模式。

    其内部又有细致的犯罪分工,纪律森严、处罚残酷,其成员数量也较为庞大。

    3、 行为暴力性

    这是黑社会组织一个鲜明的行为特征。

    其行为一般达到了其他暴力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绑架罪等。

    有些黑社会组织即使表面上不使用暴力,但亦是以暴力作为后盾的,一旦其他方式达不到目的,即暴露出本来的狰狞面目。

    4、经济敛财性。

    这既是黑社会组织得以生存的基础,又是其行为的主要目标指向之一。

    黑社会组织通过各种违法犯罪手段疯狂敛财,然后再使用这些钱财进行新的犯罪活动。

    5、政治腐蚀性

    官匪勾结、沆瀣一气,是黑社会组织的一大特色。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考察,黑社会组织若想长期生存下去,没有政府官员的“配合”是很难做到的。

    拉拢腐蚀政府官员,甚至直接发展其成为黑社会组织成员,是黑社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

    6、地方称霸性

    即黑社会组织盘踞在某一地区,称王称霸,妄图实现其控制社会的畸形人生“价值”、所谓“理想”,以攫取政治资本。

    如西西里岛之于意大利黑手党、台湾之于竹联邦、香港之于三合会等。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当前我国特有的法律概念,指某些犯罪集团已经具有黑社会组织的性质和主要特征,但在组织规模和程度上又未完全达到黑社会组织的标准,属于犯罪集团向黑社会组织过渡的中间形态。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要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2月4日第1148次审判委员会通过,法释[2000 ] 42号),我国《刑法》第294条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1)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2)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得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3)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4)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学界一般认为,所谓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因而类似黑社会组织的犯罪组织。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大体每10年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其特点是在大量犯罪团伙出现和不断增加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团伙转化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第二阶段从1990年至2000年,其特点是团伙犯罪向黑社会性质犯罪急速转化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加速自身成熟化和向黑社会组织转化,并出现了个别的黑社会组织;第三阶段是2000年后的10年,其特点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断成熟并向黑社会组织转化,与此同时,犯罪团伙将继续大量出现,犯罪团伙也将继续向黑社会性质组织转变。

    即出现犯罪团伙、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三者并存,同时向更高一级转化的局面。

    此外,还认为我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组织已与境外黑社会组织勾结合流,或迟或早必将发展成为跨国犯罪组织。

    我们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只是发展阶段上的低级与高级之分,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从当前揭露出来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分析,其构成要件应当是:

    1、 客观要件

    暴力性、敛财性和腐蚀性是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三大行为特征,它们共同维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存。

    黑社会性质组织崇尚暴力,恃强凌弱,表现出浓重的血腥味 ;也正是凭借着暴力淫威,进而大肆从事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强拿硬要等系列侵财性不法活动;同时,亦在不断腐蚀政府官员、扩大影响、寻求保护伞。

    (1)暴力性

    主要表现为:其一,寻衅滋事,杀伤无辜。

    黑社会性质组织大多由劣迹斑斑的不法之徒组成,其低劣的品性使得其动辄流氓滋事、伤及无辜,以此来满足其变异而失衡的心态。

    如辽宁营口段氏犯罪组织持械伤害群众120多人;湖北麻城的韩学兵犯罪组织在短短两年内就犯下流氓伤害案114起。

    2001年3月广州发生了一件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被害人湖南省衡阳地区汽车运输总公司驻广州湖天客运站办事处主任的王君明,因拒绝向黑帮上交“保护费”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而遭报复,左手被砍27刀、右手被砍6刀、10个手指被砍掉(其中5个被拿走),两只脚的脚筋被挑断!而制造此惨祸的元凶竟然是他的同乡——郭华,一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斧头帮的帮主 。

    其二,玩弄女性,疯狂奸淫。

    肆意玩弄女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基本罪恶之一,几乎所有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都暴露了其疯狂兽性的一面。

    江苏盐城吴家珍犯罪组织在两年时间内即强奸、奸淫妇女数十人。

    (2)敛财性

    主要表现为:其一,敲诈勒索,收取“保护费”。

    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几乎成为其标签性的特征,每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迹莫不以此为营生途径。

    如湖北宜昌李发全犯罪组织由100多名社会不法之徒纠合而成,内部划分为菜帮、鱼帮、水果帮、服装帮、客运帮等团伙,设立了铳枪队、片刀队、手枪队等,还装备了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先后在城区路段和码头拦截车船、大肆敲诈,每年收取“保护费”竟达40多万元。

    其二,欺行霸市,强拿恶要。

    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又一“谋生”手段。

    如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潘家长犯罪组织曾控制了全市蔬菜、水果、钢材三大市场,利用打手队在市场中持枪威胁、强取豪夺。

    辽宁营口段氏犯罪集团主犯段洪喜和其“马仔”张宝安,以所豢养的狼狗要吃猪肺子为名,强行让肉摊主“进贡”,两年时间累计强要2500多斤。

    其三,从事走私业、色情业、赌博业、借贷业、讨债业等不法活动。

    涉足多种非法行业,进行多种“经营”,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恶性膨胀的重要因素。

    如山西侯马的侯林山犯罪组织就是主要从事盗窃、走私文物犯罪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他们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作恶达十余年,并且与境外文物犯罪分子相勾结,在西安、广州等地建立固定的销赃地址。

    同时,还利用非法所得在侯马、广州、澳门等地成立所谓“经济实体”,大肆敛财。

    案发后,缴获文物1000多件及汽车、枪支、警用装备、通讯摄像设备等大量财物,价值竟达830万元之多。

    设立赌场、组织卖淫、放高利贷、暴力讨债等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传统行当。

    (3)腐蚀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所以如此猖狂,与其竭力营造“关系网”、寻求“保护伞”有直接关系,这也是世界各国黑社会组织的共同特点。

    有些甚至已经发展为官匪一家,共同欺压百姓;还有些政府官员本身已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头目或成员。

    据俄罗斯联邦内务部1999年的报告,1998年在俄罗斯共破获384件由内务机构人员实施的结伙犯罪,260件集团犯罪是由内务机构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完成的。

    近年来,在我国沈阳、石家庄等地发生的案件也有证据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有密切关系。

    2、主体要件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其成员有众多性,内部组织结构具有严密性。

    (1) 成员众多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1条第1项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规定:“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那么,人数较多的具体标准是多少?司法实践中有的比照犯罪集团人数的底线“3人”为限。

    我们认为这样欠妥。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比犯罪集团更高一级的犯罪组织,对其的认定必须更加严格,不能把“圈”划得太大,否则,不但混淆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也不利于有效地遏制和打击真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作为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其成员数量起码应在9人以上,即最低标准宜为3倍于一般犯罪集团的人数底线。

    实际上,大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均为十几人、几十人,有的甚至达百人以上。

    (2) 组织严密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其基本骨干成员固定,又较为严格的内部纪律约束。

    而且有些成员已呈犯罪职业化,即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唯一职业和生存手段,该类成员具有很深的主观恶性和极大的人身危险性。

    值得注意的是,时下有些农村地区出现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成,带有很强的宗族化色彩,“辈份最高”的族长往往就是此组织的“大哥大”,残酷森严的族规家法即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帮规会约。

    族权本身带有很强的封建宗法意识和家族观念,虽然并不必然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但若与狭隘的地方意识和观念相结合,为了本族本乡的利益,极易在暴力的基础上排斥外族外乡人,一旦再与犯罪欲望联姻,即会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个别经济发达的乡镇私设民团,公然拥兵自重,实行封建庄主式的统治,发展到与地方行政和司法机关对抗的地步。

    必须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能姑息养奸。

    3、主观要件

    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具有谋求非法的经济利益和妄图占据一定的势力范围,称霸一方的目的。

    攫取非法的经济利益,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得以存活和膨胀的前提和基础。

    从严格意义上讲,每个黑社会性质组织都在从事非法的经济活动,谋求在一定区域或行业的经济垄断地位,且又是以暴力作为后盾。

    此外,黑社会性质组织还妄图控制某一地区的政治、文化等领域,充当“第二政府”的角色。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及某些重要骨干成员通常具有犯罪人格的。

    人格 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根据心理学的通说,它是指个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在心理,并使它们与别人有稳定的区别。

    在此的犯罪人格,是指行为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主观恶性很深的、区别于正常人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的特定心理特征,是一种严重的反社会人格。

    我们认为,在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时,应加强对其成员,特别是首要分子的犯罪人格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犯罪的脉络和轨迹、探究其严重犯罪的深层原因、找到防范与遏制其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上述3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有组织犯罪的界限

    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本质上就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当然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形态。

    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有组织犯罪之间应是从属关系,即有组织犯罪包含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那么,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有组织犯罪又区别何在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