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如何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有的人记得多,但用时想不起来。

    这种“快”和“多”是没有什么用的。

    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算好的。

    还有的人,虽然记得慢,但却记得牢;也有的人虽说记得少,但能灵活运用。

    这样的记忆就比较好,完全用不着因为记得慢一点,少一点而沮丧。

    这些记忆问题的出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记忆品质。

    一般根据什么来判断人的记忆品质及记忆的优劣的标准呢?综合起来一个人的记忆力水平,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

    敏捷性。

    记忆的敏捷性体现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

    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

    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实验:让受试者背诵一首唐诗,有的人重复5次就记住了,而有的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

    有的学者让受试者识记一系列图形,有的人只需看33次就能记住,有的却需要看75次才能记住。

    这就说明了人的记忆在速度方面即敏捷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

    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具有敏捷性,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要增强记忆力首先就是记忆的敏捷性。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一是平时要加强锻炼,通过锻炼使自己的记忆敏捷起来;二是在记忆时要集中注意力;三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以此来获得新的知识。

    也就说在旧有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样记忆就会逐渐敏捷起来。

    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

    仅有敏捷性还不能称之为良好的记忆。

    像前面讲的,记得快也忘得快,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良好的记忆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顾名思义,就是指记忆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时间。

    它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记忆的持久性取决于条件反射的牢固性。

    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巩固,记忆就越持久;条件反射建立得越松散,记忆就越短暂。

    人们的记忆在持久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有的人记忆十分长久,可以维持多年;而有的人却十分健忘,记不了多久就忘掉了。

    参加速读记忆训练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记忆长久,但是仅仅持久仍然是不够的,如果不善于灵活运用也是枉然。

    既有持久性又有运用的灵活性,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记忆不长久,一般是功夫不深,复习记忆密度不够有关。

    要经常地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习,使条件反射不断强化而得到巩固,这样就可以使记忆获得持久性。

    正确性。

    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

    一个人的记忆,如果既有敏捷性,又具有持久性,但是不具备正确性,记得又快又牢固,可就是记错了。

    显然这样的记忆也毫无用处。

    完全可以说,“正确性”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记忆总是不正确,那它只能对我们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帮倒忙。

    正像开汽车时弄反了方向,开得越快,距离目的地越远。

    所以,记忆的正确性是保持人们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记忆总是非常正确,回答问题,处理事情总是那么信心十足,准确而全面,从不丢三落四或添枝加叶。

    而有的人的记忆不是错误百出,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总是“大概”、“或许”、“差不多”等。

    这说明人们的记忆在正确性方面也是大不相同的。

    记忆的不正确,不准确与识记以及遗忘的选择性有很大关系。

    对同一件事情,人们识记的角度和识记后遗忘的角度都不完全相同。

    例如:几个人都看了某本书,看后即问他们记住了什么内容,他们的回答不可能是一样的。

    从生理上说,记忆的正确与否与条件反射有关。

    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准确、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好,反之,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不正确、不准确、不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差。

    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要从条件反射建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去努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最初印象往往都是最深刻的。

    这和在白纸上画画看得最清楚是一个道理。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最初印象往往对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很大影响。

    要保证记忆的正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正确的识记。

    其次,必须勤于自我监督。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时分清自己记忆中正确记忆和错误记忆、精确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

    对于正确和精确记住的事物,要不断通过强化条件反射去巩固它;对错误记忆和模糊记忆的内容,要通过修正条件反射之后再去加强它。

    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记忆的正确性。

    备用性。

    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记忆备用性,指的是能够迅速地从已识记的知识储备中提取当时所需用的信息的性能。

    记忆的备用性是决定记忆效能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记忆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

    记忆的备用性也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系统性和广阔性的体现。

    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储备知识,并使之备而有用,备而能用。

    记忆如果没有备用性,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正像一个仓库,尽管里面储满了货物,如果取货非常困难,那就起不到仓库应有的作用。

    人们的记忆好比是储存知识的“智慧仓库”,如果管理得当,进货、发货就会迅速、顺利。

    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某种知识时能够很快提取应用,这样都有实际意义。

    就像学生进考场那样,记忆备用性好的学生,能够迅速、正确地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顺利答完试题。

    而备用性不好的学生常常会发懵或答非所问,影响考试成绩。

    现实中有些人,知道的事情并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渊博”。

    可是当需要回忆某些事物时,需要的总是想不起来。

    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缺乏备用性,而另一些人,掌握的知识尽管少一些,但使用时总是得心应手,并在回忆时随时能够再现需要的东西。

    这就说明他们的记忆具有较好的备用性。

    备用性是良好记忆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

    记忆的备用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的结果。

    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良好的备用性,首先要使记忆具有正确性,系统性和持久性;还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锻炼自己回忆的技巧,并多运用已经记忆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记忆也就具有较好的备用性了。

    特别要强调的是,从识记一开始就不要随随便便、马马虎虎。

    因为记忆的备用性是在识记的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记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并在识记当时就立刻建立起识记和同需要使用这些知识场合之间的联系。

    另外还要强调积累知识的系统性,因为记忆和系统性对形成记忆的备用性也是很重要的。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切事情和知识在他头脑里放得像在橱柜的抽屉里一样,只要他打开某个,就能准确地取出所需要的材料。”苏联军事家苏沃洛夫也曾说过:“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是这个仓库有许多隔断,因而应该尽快地把一切都放得井井有条。” 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

    为了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就必须建立丰富、系统、精确而巩固的条件反射,具备所有优秀的记忆品质。

    忽视记忆品质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所以检验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好坏,不能单看某一方面品质,而必须用四个方面的品质去全面的衡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