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比较阅读的十重境界
教学目的:
1、关注学情,运用比较的探究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2、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2、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从2003年的全国春季高考北京卷、上海卷,到2005年的北京卷、福建卷、湖南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辽宁卷,再到2006年重庆卷、湖北卷等,都有诗歌比较鉴赏题。
因此,诗歌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提问: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答: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
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20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2005年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
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 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2005福建卷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4、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2005湖南卷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和《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问题: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柳诗之“望”……
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2005浙江卷 )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和《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问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6、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2005天津卷)
《湖州歌(其六)》汪元量
问题: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7. 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比较鉴赏示例(比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
(一)对形象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和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
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试题分析: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
“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
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
“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
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一句写望中所见。
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
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
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
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
“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