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中柳絮意象的特点

    唐诗中柳絮意象的特点是: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这一特点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凄清惆怅的意境;代指人云亦云;追随;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以柳絮喻愁等。

    1、凄清惆怅的意境。

    《东栏梨花》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释义: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

    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赏析:

    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2、代指人云亦云。

    《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释义:

    四月天气已是清明和暖,雨过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没有了随风飘扬的柳絮在眼前纷纷扰扰,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

    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独钟给了向日而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做株向日的葵花。

    3、把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描写为似乎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

    《蝶恋花·送春》宋代: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释义: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

    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

    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赏析:

    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一类想象。

    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

    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4、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

    《油壁香车》宋代: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释义:

    她坐的美丽的车子再也见不到了,踪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飘去何方,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风飘柳絮的池塘钩起无尽的回忆,寒食节烟火不生一片萧瑟的气氛更增加心中的伤感,只好酗酒度过寂寞的时光,想寄封情书吧,可往哪寄呢?山长水远的找不到方向啊——就象此刻的心

    赏析:

    “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

    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

    “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

    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

    “柳”是“留”的谐音,因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

    5、以柳絮喻愁。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依依 一作:悠悠)

    释义: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

    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

    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赏析:

    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其纷乱凌乱无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