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三候指的是
二十四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五):清
“三候”指节气时,一候为五天,三候十五天为一个节气。
具体如下:1: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2: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
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惊蛰: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4:春分: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5:清明节: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6:谷雨: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7:立夏: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8:小满: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9:芒种: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10:夏至: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11:小暑: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12:大暑: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13:立秋: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14:处暑: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15:白露: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16:秋分: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17:寒露: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18:霜降:一候豺乃祭兽;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19:立冬: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20:小雪: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二十四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五):清明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立春,阴阳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此开始了。
“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的现象进行了简洁的概括
节气,是一种根据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前后。古代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的现象进行了简洁的概括。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诗《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左河水)
冬至,小寒,大寒的三候分别是什么
1、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反。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间,华夏历法用冬至所在月来定义十一月。
2、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大陆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1],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2]
3、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在1月19至21日之间。[1]太阳位于黄经300°。由于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影响,东亚地区通常是一年中的最冷时期。中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发展
干支历,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历法历史悠久、深奥莫测,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
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时发明。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冬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寒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寒
24节气中的“三候”指的是什么
古时候,五天为一候,一个节气十五天所以划分为三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2候,为与24节气对应。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
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
立冬的三侯是指什么?
立冬三候指:“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意思是立冬后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
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立冬的三侯是指什立冬的三侯是指什幺叼
131****4926 :你好。
【立冬】为十月节。冬,为终,万物收藏。
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五天后,地始冻,拂晓朔风悲,就“蓬惊雁不飞”了。
立冬,要迎冬,祭以北郊,迎北方黑帝颛顼与辅佐他的水行之神玄冥。【立冬】三候:初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冰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
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冬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
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古人说冬天养生,最要顺应避藏。
避寒藏暖,就要早卧晚起。“冬夜伸足眠,一身俱暖”。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侯,第二侯,第三侯是什么意思
节气,是一种根据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前后。古代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的“三候”根据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的现象进行了简洁的概括。
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二节气,每节气三候,每候五日,共计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候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最早的完整记载见于《逸周书·时训解》。下面在分享几个节气的三候:
1、春分,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2、清明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桐树开花了,朴素的香味弥漫,桐花预示着春天的盛景。阳气渐盛,田鼠为至阴之物,纷纷躲回洞穴避暑,取而代之的是喜爱阳光的鹌鸟出来活动。清明时节多雨又空气明净,故而彩虹常见。
3、万物荣华,大暑至。大暑节气三候:初候,腐草化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萤火虫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古人便误以为是由腐草变化而成。大暑时节,空山飞流萤,天气湿热难耐,土壤也湿气潮润,时常有雷雨突然出现。
4、寒露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为冬日避寒,鸿雁成群结队往南飞,成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符号。雀鸟们因为冷而躲藏起来,深秋天寒时,蛤类大量繁殖,古时候人们认为贝类蛤蜊的条纹和鸟雀很像,便认为蛤蜊是鸟雀变的。而菊花开在寒露,经霜而不凋。
5、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初候,鸡始乳;二候,鸷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寒,母鸡开始孵育小鸡,鹰隼在天空徘徊,狩猎找食,以度寒冬。此时寒冷已极,河川的水结冰形成又厚又硬的冰层。
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饱含着自然的韵律美,天地之间,富有诗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冬至后三戍,腊祭百神 冬至后三戍日,其中戍日指的是什么? 问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用句现代的话来总结,就是用两组符号来编码,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各出一个数字进行组合,详细的看看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