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押韵入声

    1.求简介古诗平仄和押韵

    关于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用韵叫做押韵(压韵),也叫“叶(xié)韵”,是语音学上的名词.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诗、词、曲,包括民歌、歌词、戏曲,只要是吟咏歌唱的,没有不押韵的.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所以人们常说“合辙押韵”.所谓韵,大体就是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韵母,押韵就是把同一个韵部(韵母相同)中的字,放在诗歌(包括词曲)规定的固定位置,一般都用在偶数句最后一个字末尾,这样就构成了押韵,所以又叫韵脚.汉字大都是拼音字母拼出来的,一个字(音节)一般都有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在前,韵在后,比如“忠”字,用拼音字母表示,写成“zhōng”,还有一些字和它的韵母是相同的,如“童”(tōng)、“弓”(gōng)、“空”(kóng)等,所以它们都是同一韵部里的同韵字.凡是同韵字就可以用为韵脚押韵.(字下带点的字是入声字,下同)例如: 陆游(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āi),尚思为国戍轮台(tái).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lái).句中的“哀”、“台”、“来”,它们的韵母都是“āi”,构成押韵.第三句按格律是不押韵的.在汉语语音单韵母a、o、e的前面,还可以有i、u、ü这些韵头,有了韵头又可以组成若干韵母: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它们虽然韵头不同,但主要的韵母(韵腹)相同,也是同韵字.例如: 范成大(宋)《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彷桑阴学种瓜(guā)杜牧(唐)《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chén),流水无情草自春(chūn).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rén).“尘”、“春”、“人”,都是押韵的平声字.其中“春”(chūn)字的韵母“ūn”是“uēn”的略式.都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十一真”里的字,读起来也是押韵的.押韵是为了声韵的和谐,构成诗词的音乐美,也便于吟咏、歌唱、记忆和传诵.但是有时候我们诵读古诗时,觉得诗中的韵脚读起来并不押韵,感到有些别扭.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的缘故,如果按过去的语音读,那是押韵的、合辙的.当然今天让现代汉语诵读,自然就觉得不押韵了.诗歌押韵自古就有,但将它格律化是从齐梁时期讲究四声开始,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高峰.同韵相押(即音节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是诗人根据当时的语音用韵,后来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用韵也就有所不同了.古人写近体诗是严格依照韵书用韵的,汉字的音节,都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声、韵、调.韵书就是依照音节声、韵、调的不同情况把汉字编排起来的工具书.按字韵分部编排,每一个韵部收有若干同韵的字,以便写作用韵时查阅,这样的韵书实际上就是查阅诗韵的字典.关于韵书据文献考证,我国最早的一些韵书,因为历史的原因多已散失,并未流传下来.到了隋代,陆发言继承和总结了前代韵书的精华,编写了《切韵》一书,盛行于世.这部书共二百零六韵,因太繁细,不便于使用.唐人孙缅把《切韵》改为《唐韵》,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成了当时作诗用韵的官书,用韵的标准.到南宋时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和并起来,编成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成一百零七韵.其后又有金人王文郁(山西平水)合并为一百零六韵,被称为“平水韵”,也就是一般人说的《诗韵》,成为后世用韵的依据.康熙时代编辑的《佩文诗韵》和后来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都是根据“平水韵”整理而成的.“平水韵”(佩文诗韵〉的韵目,共有一百零六个韵部,现分列如下: 上平声(十五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 声(二十九韵)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珍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筱(筱)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ge)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xian) 去 声(三十韵)一送 二宋 三绛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迂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入 声(十七韵)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he) 八黠 九屑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说明:(一)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是因为平声字多,故分为上下两卷,无其他含义.(二)韵部表示韵母的分类(种类),把同韵母的字归在一起,找出其中一个字做为代表,就是所谓的韵部,如“一东”、“二冬”等等.“平水韵”在金、元以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写近体诗有时还要按照“平水韵”用韵.至于某一韵部中有哪些常用字,可参考后面的附录《古诗韵常用字简表》.诗韵有宽有窄,韵部里同韵字数量多的是宽韵,使用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用韵方便.字数少的叫窄韵,也叫险韵。

    2.入声字押韵的唐诗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粤:[cau] 胡普:[qiu])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粤:[lau] 胡普:[liu]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粤:[zau] 胡普:[zhou] 不押韵)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粤:[lau] 胡普:[liu])

    入声字:照 石 竹 歇

    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粤:[ngo] 胡普:[e] 不押韵)

    曲 项 向 天 歌。(粤:[go] 胡普:[ge]不押韵)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粤:[bo] 胡普:[bo])

    入声字:曲 绿 拨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粤[lau] 胡普[li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粤[lau] 胡普[lou] 不押韵!)

    入声字:白 日 入 欲 目 一

    杜牧[赠别]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粤语:cing '胡普':qing)

    唯觉尊前笑不成.(粤语:sing 胡普:cheng *不压韵)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粤语:ming 胡普:ming)

    入声字:却 觉 不 蜡 烛 惜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粤语:san 胡普:shen)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粤语:can 胡普:chen)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粤语:ban 胡普:bin *不压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粤语:san 胡普:shen)

    入声字:不 昔 日 国 笔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粤语:ho: 胡普:he不押韵)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粤语:do: 胡普:duo)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粤语:go: 胡普:ge不押韵)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粤语:bo: 胡普:buo)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粤语:ho: 胡普:he不押韵)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粤语:gwo: 胡普:guo)

    入声字:盖 北 内 发 玉 竹 不 落 日 物

    王勃「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粤语:zau: 胡普:zhou)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粤语:lau: 胡普:liu *不压韵)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粤语:lau: 胡普:liu)

    乃武乃文,仕公或侯。(粤语:hau: 胡普:hou *不压韵)

    2010-10-2 21:18 回复

    星际2012

    5位粉丝

    2楼

    入声字:出 锡 或

    王勃「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粤语:cing: 胡普:qing)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粤语:jing: 胡普:ying)

    3.在古诗中找入声字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福建、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有些字加小注,如发~生,“~”符号,表示省略。

    比如:《满江红》,是著名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所写的,里面全部以入声结尾,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的原因,不能展现出原有的气势,悲有余壮不足。诸多字也不押韵,没有平仄规律;而粤语读起来则平仄有序,气势磅礴,两者效果非同日而语。

    判断入声字的简易规则

    一、根据声母和韵母从正面来判断入声字:

    (一)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而读阳平的字,绝大多数来自古代入声。所谓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就是声母b、d、g和z、zh、j。如“白达格责截直”。掌握这条规律,则可以推断约五分之一的常用入声字。只有个别例外,如“弼”等。

    (二) ue韵母的字大都来自古代入声。如“虐略决确学月约厥绝雀穴血”等。在常用字中只有“嗟、瘸、靴”三个是例外,它们古属舒声戈韵。

    (三) uo韵母和卷舌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代入声。如“酌桌琢啄捉着镯浊绰朔若弱”等。

    (四) e韵母和古端(d)、精(二组声母相拼的字,大都来自古代入声。如“得德勒肋乐则泽择侧策塞色瑟”等。(古端母变为了现在的声母d,古精母变为了现在声母j、z的一部分,由于古今音变化较大,一些字的声母有出入)

    (五) ie韵母和帮组、端组声母相拼的字,来自古代入声。如“憋别撇灭跌铁帖列烈劣”等字。(古帮母变成了现在的声母b,由于古今音变化较大,一些字的声母有出入)

    (六)声母f、z、c、s和a韵母相拼的字,来自古代的入声。如“发法伐筏罚扎札撒卅萨飒”等字。

    (七)一些开韵尾(包括元音韵尾和没有韵尾)的字,有文白两读,而又没有意义上区别的,往往是入声字。如“色”字,既念se (文),又念shai (白)。又如“泽择角脚血麦脉剥削薄册落六没”等字一般都有文白两读,也属于这一类。

    以上七条都是从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推断古代的入声字的。掌握了这几条规律,五百来个常用入声字,绝大多数可以推断出来。

    二、根据声母和韵母从反面来排除入声字:

    (一)阳声韵字,肯定不是入声字。(所谓阳声韵字,即韵母是鼻音n和ng的字)

    (二)普通话中念zi、ci、si的字,都不是入声字,如“兹紫自疵瓷次斯私死”等。

    (三)还有念uei、uai韵的字,基本本上不是入声字。只有uai韵个别字例外,如“率”字。

    三、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类推。

    如“合”《广韵》是收[-p]的入声字,那么凡从“合”声的“盒、答、鸽、塔”等字也都是入声字,而且都收[-p]的。又如“出”《广韵》是收[-t]的入声字,那么凡从“出”声的,如“拙、茁、倔、掘“等字也都是入声字,而且也都是收[-t]的。再如知道“卖”和“买卖”的“卖”的繁体是一个字,《广韵》是收[-k]的入声字,那么凡从“卖”得声的“渎、读、椟、犊、牍、黩”等也都是入声,而且都收[-k]的。

    4.求唐诗宋词的平仄押韵格式

    律诗的平仄规则:(一)五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的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三、四、五、七、八开头第一个韵可平可仄)(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一、二、三、五、六、七开头可平本仄)

    (二)七律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特定格式: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平平仄平仄”;七言中可用“仄仄平平仄平仄”

    (三)古体诗的平仄

    a)平平平

    b)平仄平

    c)仄仄仄

    d)仄平仄

    (四)词的平仄 (同律句,不多说了),详细请参阅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中华书局出版)

    5.古诗的押韵是什么

    古体诗押韵: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伤 宅

    [唐]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 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有青烟。

    洞房温且清, 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腐败肉,库有朽贯线。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 园?

    (“边”、“延”、“烟”、“钱”、“年”,先韵; “园”,"干”、“栏”、“丹”、“官”、“寒”,"环”、“山”、“间”,押an。)

    在我们汉语拼音中有四种音调,分别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中第一、第二声为平声,第三、第四声为仄声,在古诗中的押韵病不是很讲究平仄,在对联中才比较讲究平仄。你可以看一下这首诗,都是仄起平收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6.诗词联句必备:啥叫入声字

    建国前的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个。

    其中的《平声》有阴平阳平。

    建国后,普通话把阴平定为一声。

    把阳平声定为二声。

    把上声定为三声。

    把去声定为四声。

    《入声》的音去掉了。

    按照音乐简谱记录法,

    阴平:55,如风灯光坚等字。

    阳平:35,如人零玩聊等字。

    上声:214,如有走我也等字。

    去声:51,如信誉度就等字。

    入声的读音是很短促,声音由高向低。江浙一带的人还有这个读法。

    在北方不少农村也一直用它。

    尤其是在京剧里老生的念白,还保留着入声。

    例如:《不》字,读音是be,

    《吃》字,读音是che,(不能读成车,要短促些)。

    《这》字,读音是zhe,(主要是舌尖快速抵上颚一下)。

    京剧舞台如此读音,就很有艺术性啦。

    《入声》字,多为四声的。

    此不多叙。

    唐诗押韵入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