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行书书法欣赏古诗

    1.书法作品中古诗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

    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 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个人署名和摘录的日期,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

    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扩展资料: 书法传统创作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

    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

    2.古诗书法作品160字左右 急

    一般可以集唐诗N首就可以了,或者写古代长联,如昆明大观楼联(180字):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3.毛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全诗字面意思是: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全文赏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4.春晓古诗书法作品张玄墓志铭欣赏

    唐诗欣赏·《春晓》 诗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参考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其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又悠远深厚,独臻妙境。整首诗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写情,诗人选取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

    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烂熳的春光,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景物活泼跳跃,生机勃勃。写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时间跳跃、阴晴交替、感情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整首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 《张玄墓志铭》释文: 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君讳玄,字黑女,南阳白水人也。

    出自皇帝之苗裔。昔在中叶,作牧周、殷。

    爰及汉、魏司徒、司空。不因举烛,便自高明;无假置水,故已清洁。

    远祖和,吏部尚书、并州刺史。祖具,中坚将军、新平太守。

    父,荡寇将军、蒲坂令。所谓华盖相晖,容光照世。

    君禀阴阳之纯精,含五行之秀气。雅性高奇,识量冲远。

    解褐中书侍郎,除南阳太守。严威既被,其犹草上加风,民之悦化,若鱼之乐水。

    方欲羽翼天朝,抓牙帝室。何图幽灵无简,歼此名哲。

    春秋卅有二,太和十七年,薨于蒲坂城建中乡孝义里。妻,河北进寿女。

    寿为巨禄太守。便是瑰宝相映,琼①玉参差。

    俱以普泰元年,岁次辛亥,十月丁酉,朔一日丁酉,葬于蒲坂城东原之上。君临终清悟,神捎端明,动言成轨,泯然去世。

    于时兆人同悲,遐方凄(长)泣。故刊石传光以作诵曰:郁矣兰胄,茂乎芳干。

    叶映霄衢,根通海翰。杰②气贯岳,荣光接汉。

    德与风翔,泽从雨散。运谢星驰,时流迅速。

    既凋桐枝,复催良木。三河奄曜,川③塸丧烛。

    痛感毛群,悲伤羽族。扃堂无晓,坟宇唯昏。

    咸韬④松户,共寝泉门。追风永迈,式铭幽传。

    《张玄墓志铭》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一般称《张黑女墓志》。

    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十月,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

    清道光年间何绍基得剪裱旧拓孤本,乃著世至今,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目前仅存何绍基藏剪裱孤本。

    原拓今藏上海博物馆。 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

    康有为跋:“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敌。

    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就。

    5.毛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全诗字面意思是: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全文赏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唐诗行书书法欣赏古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