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儿童唐诗谁知盘中餐

    1.谁知盘中餐这首诗的作者是

    一、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民间也称《锄禾》)一诗。

    二、《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三、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谁知盘中餐这首古诗的名字

    悯农二首

    其一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三

    李绅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1、《悯农》:题一作《古悯农二首风》。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谷子

    3、收:一作“成”。

    4、四海:指全国。闲田:未被耕种的田。

    5、犹:还,仍然。

    6、餐:一作“飧”。

    译文:

    其一: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地辛苦。

    其二: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其三:

    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

    3.谁知盘中餐这首古诗的名字

    悯农二首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三李绅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1、《悯农》:题一作《古悯农二首风》。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粟:谷子3、收:一作“成”。4、四海:指全国。

    闲田:未被耕种的田。5、犹:还,仍然。

    6、餐:一作“飧”。译文:其一: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地辛苦。其二: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

    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其三: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

    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

    4.谁知盘中餐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那首诗里面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然而,此诗究竟出是出自《锄禾》还是《悯农》?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6.中国古诗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描写

    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儿童唐诗谁知盘中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