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的悲剧意识

    1.分析白居易的长恨歌反映出的女性悲剧意识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术界目前对它的理解尚不准确。本文从历代文人对《长恨歌》的评论,白居易对李隆基、杨玉环的态度,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的看待、《长恨歌》分析中的具体问题等多维的角度,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细微探讨,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刺李隆基的荒淫误国,鞭挞杨玉环的妖艳昏君,除此之外不容有其它的理解。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2.什么叫悲剧意识

    什么是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即是当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生命的无奈感。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悲剧,不是么?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短短数十载,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你就从一个天真健壮的孩童变成了濒临死亡的老人,当你还在追忆自己当年青春艳丽的容颜,恋人海枯石烂的誓言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已将走向终点,所有的悲欢离合,爱恨情愁都将随着你心脏跳动的停止而离你远去。你将化为一掊黄土,或是尘埃,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将永远的不复存在,彻底的湮没在悠悠天地,茫茫宇宙中,无法重现,无法转生。这不就是一个悲剧么?愚昧的人是不会有悲剧意识的,他们机械的重复着日常琐碎,平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从来都没有意识去好好想想自己从何而来,该向何去。人格低下的人也不会有悲剧意识,他们被世俗纷争,滚滚红尘蒙住了双眼,醉心于勾心斗角和锱铢必争,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好好想想自己从何而来,该向何去。相比之下,越是睿智的,高尚的人,他们的悲剧意识也就越浓重。上帝是公平的,一个人越是聪慧,他所承受的痛苦越是沉重。但令我们欣慰和充满力量的是:我们从未中止过对这个悲剧的弥合,对这个悲剧的超越。越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越善于以这种悲剧意识鞭策自己,在对这个悲剧的一次次超越中去领悟和感受生命的真谛,去提高自己的境界。有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促进了社会现代化,正所谓“生有尽,业无穷,勤无价”,他们在事

    业方面获得了对个体的超越;有人专心科研,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永恒的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中去,这也是一种对个体有限性的超越;有人“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在政治方面对个体的超越;有人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这是在道德方面对自己的超越。这所有的对个体的超越,使我们的人生不再是一场悲剧,我们不再狭隘,我们不再怯懦,我们不再彷徨,我们不再哀叹。当我们抛弃了“小我”,融入到更大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就获得了“大我”的境界。那时,我们的人生变不再是一个悲剧,而是变得充满力量和希望!!!

    3.分析荷马史诗的悲剧意识

    荷马史诗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它的两部曲。伊利亚特把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众英雄形象鲜明、气质各异,其叙事结构宏大,气势浩荡。奥德赛则集中叙述了主人公奥德赛回家的经过与他的儿子帖雷马科的寻找父亲以及二人报仇的经过。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史诗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身上大部分既洋溢着氏族英雄的气概又显现着早期奴隶主的意识。

    阿基琉斯勇猛过人,锐不可挡;他能够顾全大局,不计前嫌,毅然出战;他爱憎分明,因好友的阵亡而悲痛欲绝,杀死对手后又将其拖于战车后以泄愤。这些都体现了他英雄主义的本色。可是他因为个人利益蒙受了损失就拒绝参战,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地位而不愿和解,最终导致了希腊军队的重大伤亡,这种易怒与任性正显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

    相比之下,赫克托尔更具有英雄主义气概和集体主义精神。他预感到城邦将被摧毁,自己将要阵亡,妻子将沦为奴隶。可是他毅然代父上阵,身先士卒,最后血洒疆场。《伊利昂纪》中对于赫克托尔辞别妻子出战和阵亡后全城为其举哀的场面的描写加重了这一形象的悲剧色彩。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奴隶主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人物。他是伊大卡王,又是希腊军中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具有作为奴隶主的各种品质和才干。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他具有百折不挠的勇毅,虽历尽磨难仍一心要返回家乡;他对爱情专一,抵制住了女神们的种种诱惑最终回到了妻子身边;他关心下属,同情奴隶,受人爱戴。同时,他也有虚伪狡诈的一面,对不忠的家奴也极其残忍。

    由此可以看出,史诗在竭力渲染各个英雄人物高贵品质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缺点,有时甚至还是严厉的批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还把荷马史诗看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躯。

    应该说,作为一部古希腊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形成的作品,史诗中的贵族化倾向是难以避免的。在当时,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贵族与平民日益分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个人财富不容侵犯逐渐被当作一种社会准则。贵族们为集团既得利益而奋勇作战更被看作是一种至高无尚的高德。史诗所着力刻画的一个个英雄形象也正是这些部落贵族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不仅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更代表着与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相匹配的社会道德规范。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它的两部曲。伊利亚特把笔墨集中于众英雄齐心协力冲破万难攻下特洛伊城的经过,众英雄形象鲜明、气质各异,其叙事结构宏大,气势浩荡。

    4.悲剧意识的概述

    在文学范畴内,悲剧百意识应从悲剧两个方面特性去理解1>冲突的性质.悲剧冲突表现的是人物的逆境和不幸,但并非所有的逆境和不幸都能构成悲剧的冲突.只有当正面主人公在出于自己意志的行动中,遇到不可避免的不幸或犯了无可挽回的错误时才成为悲剧的冲突.如果不是度正面人物而是一个彻底的恶人,那么他的不幸使人觉得罪有应得而成为道德劝剧.主人公的不幸如果不是同自主的行动相联系而意外的或注定的,也不会构成悲剧知的冲突.由此可知,悲剧冲突本质上是对历史与人性的内在矛盾的揭示道,表现出对现存事物合理性的怀疑.2>在于悲剧所产生的情感效果.悲剧有不同的类型,如英雄悲剧,恐怖悲剧,家庭悲剧等版,悲剧效果可以偏重于怜悯,同情或愤慨,恐惧等,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悲剧产生的是严肃,沉郁的情感并倾向于崇高之美,使人超越日常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水平,激发正义感或产生对人生的更为严肃,深沉的感受,从而使心灵或权多或少地受到净化.缺少这种崇高感,悲剧就变成了较低形态的情节剧或感伤剧.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