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唐诗注音版
1.旅衣书怀带拼音古诗句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xì cǎo wēi fēng àn,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ù,guān yìng lǎo bìng xiū。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tiān dì yī shā ōu。
翻译: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桅杆的小舟停江边。 星星垂向广袤空旷平野,明月照射着奔流的大江, 我是因会写文章才得名?撤职是因为我年老体弱。
我漂泊的生涯像什么呢?就如天地间孤飞的沙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是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 永泰四月,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
杜甫于秋天抵达忠州后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 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2.标注《病起书怀》整首诗的读音
【bìng qǐ shū huái 】病起书怀 bìng gǔ zhī lí shā mào kuān , gū chén wàn lǐ kè jiāng gàn 。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wèi bēi wèi gǎn wàng yōu guó , shì dìng yóu xū dài hé guān 。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tiān dì shén líng fú miào shè , jīng huá fù lǎo wàng hé luán 。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chū shī yī biǎo tōng jīn gǔ , yè bàn tiāo dēng gèng xì kàn 。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3.标注《病起书怀》陆游 整首诗的拼音
病起书怀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bìng gǔ zhī lí shā mào kuān ,gū chén wàn lǐ kè jiāng gàn 。
wèi bēi wèi gǎn wàng yōu guó ,shì dìng yóu xū dài hé guān 。tiān dì shén líng fú miào shè ,jīng huá fù lǎo wàng hé luán 。
chū shī yī biǎo tōng jīn gǔ ,yè bàn tiāo dēng gèng xì kàn 。
4.旅夜书怀这首诗的拼音
旅 夜 书 怀lǚ yè shū huái杜 甫dù fǔ细 草 微 风 岸, 危 樯 独 夜 舟。
xì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 星 垂 平 野 阔, 月 涌 大 江 流。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 名 岂 文 章 著, 官 因 老 病 休。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ù,guān yīn lǎo bìng xiū 。飘 飘 何 所 似, 天 地 一 沙 鸥。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 ,tiān dì yī shā ōu 。
5.《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简析】: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
“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 [注释](1)危樯:高高的桅杆。
(2)著:著名。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
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
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
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 【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去成都,舟下渝忠时作。 细草微风岸①,危樯独夜舟②。
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④。名岂文章著⑤,官应老病休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⑦。 (上四旅夜,下四书怀。
微风岸边,夜舟独系,两句串说。岸上星垂,舟前月涌,两句分承。
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末则对鸥而自伤飘泊也。【顾注】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一沙鸥,仍应上独字。) ①王融诗:“翻阶没细草。”
宋玉《舞赋》:“顺微风。”②阴铿诗:“度鸟息危樯。”
王粲诗:“独夜不能寐。”③《易》:“天垂象。”
当作星垂。吴均诗:“远送出平野。”
④谢脁诗:“大江日夜流。”⑤《扬雄传赞》:雄好古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
⑥《汉书》:韦贤以老病,乞骸骨罢归。⑦按:“天地一沙鸥”,“乾坤一草亭”,一字上加间字,句义自明。
黄生曰:太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与此略同。然彼止说得江山,此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自是四事也。
又曰:此诗与客亭作,工力悉敌,但意同语异耳。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此不敢怨君,引分自安之语。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 史氏曰: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服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乃撑拄也。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几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之有柱。
斡旋,如车之有轴。作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
6.【旅夜书怀整首诗的意思
(1)岸:指江岸边.(2)危樯(qiáng墙):高竖的桅杆.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3)星垂:星光下照.(4)月涌:月亮倒映,随小流涌.大江:指长江.(5)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6)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作品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1]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州、忠州时写下的.编辑本段作品鉴赏历史评价 这首诗是杜甫五律诗中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2]文学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诗的后半是“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漂泊无依的孤寂,却正是对社会的评价,那个时候,那皇城,如此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处,辗转来到成都,却因为严武的离世,被迫离开,因为无重用他的人,无他的伯乐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如此,全诗也从侧面烘托了当时朝廷政治的腐败,以及,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3]。
7.唐诗300首————带拼音
/poems/cc/f1.htm (下面不少诗) 感遇之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之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之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寻西山隐者不遇 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
8.过零丁洋 古诗注音
《过零丁洋》《guò líng dīng yáng》
宋 文天祥sòng wén tiān xiáng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xīn kǔ zāo féng qǐ yī jīng , gān gē liáo luò sì zhōu xīng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shān hé pò suì fēng piāo xù , shēn shì fú chén yǔ dǎ píng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huáng kǒng tān tóu shuō huáng kǒng , líng dīng yáng lǐ tàn líng dīng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
资料拓展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9.《旅夜书怀》这首诗怎么读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音】
xì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e ,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 ,tiān dì yī shā ōu 。
释义: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
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
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颈联正话反
说,抒发休官的忧愤。
10.“夜书所见”古诗带拼音
一、《夜书所见》古诗拼音版
yè shū suǒ jiàn
夜 书 所 见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 叶 绍 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
萧 萧 梧 叶 送 寒 声 , 江 上 秋 风 动 客 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 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
知 有 儿 童 挑 促 织 , 夜 深 篱 落 一 灯 明。
二、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三、赏析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四、作者
叶绍翁,南宋中期人,字嗣宗,号靖逸。生于1194年,卒,不明。龙泉人。祖籍浦城。
原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