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艺术特点分析

    1.举例分析李白诗歌艺术特点(400字左右)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一泻千里.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 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总的来说,李白诗歌有以下这么四个特点: 1、李白诗歌的想象丰富惊人.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比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对《蜀道难》、《远别离》等篇章,前人评为“奇之又奇”(殷璠《河岳英灵集》),“变幻错缩,窃冥昏默”(胡应麟《诗薮》),正揭示了其诗想象丰富奇幻、语句纵横变化的特色. 2、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以及拟人等手法. 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他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写自己的怀才不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写仕途艰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写朋友间的深厚友谊等,都以鲜明突出的形象打动读者.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轩辕台轩辕黄帝陵位于平谷县城东北7公里的渔子山上,俗称轩辕台.)拟人的如〈独坐敬亭山》等. 3、自由活泼,不受拘束. 在体裁方面,李白擅长形式比较自由的古诗和绝句,不爱写格律严整的律诗.《古风》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乐府中的五古,继承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文笔朴素生动,并倾注着诗人洋溢的热情.他的七言古诗(包括乐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 李白擅长绝句.他的绝句,在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锻炼提高,更为精警.五绝《静夜思》、《玉阶怨》等,蕴藉含蓄,意味深长.七绝佳作更多,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其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评唐代七言绝句,认为李白与王昌龄最称擅场;李白集中七律最少,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写得很好,说明他能写律诗,只是不爱多写. 4、清新,明快,自然而不雕琢. 李白诗歌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清新,明快,自然而不雕琢,正如他自己的诗中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具体表现为语言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练、优美,含意深长.例如他的七言古诗除明朗自然外,语言更以雄健奔放见长.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称誉李白诗“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语言风格的显著特色.。

    2.唐诗的艺术特点

    唐诗的艺术特点:

    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和乐府传统,而且极大地发展了宋体风格;不仅继承了上一代五七字古诗,而且发展成了长篇叙事巨作;不仅扩大了五七字的使用,而且创造了现代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诗歌。

    现代风格诗歌是当时一种新的风格诗歌。其创作与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将中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字词精炼的艺术特征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找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古抒情诗形式,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现代风格诗歌中的韵律诗由于其严格的韵律限制,很容易使诗歌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作和发展,这是其长处带来的巨大缺陷。

    扩展资料:

    唐诗的兴盛的原因:

    1、唐代社会解决了其发展中的诸多制约因素,并在一些政治经济变革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更重要的是,官家政治闭关锁国的局面基本结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思想,开阔了人们创作形式诗的视野,这是一种文化生活,为诗歌艺术提供了活水之源。

    2、由于经济的普遍改善,文学的繁荣得到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3、前一代文学的积淀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为唐诗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是其先辈的文化遗产。只有弘扬和弘扬伟大,才能融入他人的长处,除旧除新,把中国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4、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包括诗歌和赋,皇帝也喜爱诗歌,这必然导致了重视诗歌的社会氛围,从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

    3.唐诗的艺术特色

    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为:

    一、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二、作者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

    三、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四、体制齐备。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

    五、艺术成就辉煌。唐诗创造了很多完美的艺术手法,而且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如百花盛开,异彩纷呈。

    4.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5.简要分析宋词的艺术特色

    宋词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成熟高雅的文体并能够与诗并称为“双绝”,首先在于词是中国古代文体中唯一的一种音乐文学,不仅富有韵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宛转悠扬.尤其词的形式丰富多样,在千种词牌的音律框架下,可以填写不同的内容.其次,词与诗、文、赋等文体相比,更具感性的抒情特质,可以让人肆意表达内心的真实的感受和诉求.宋词从俗到雅,弥补了诗、文过于正统而缺少的人情味.再者,宋词的意境之美尤为突出,看似简单的写景状物的词语之中,蕴涵无限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的思考,让人吟咏之后,细细品味,如同余音绕梁,给人充分的想象和理解空间.。

    6.古诗词都有哪些艺术特点

    古诗词发展 中国文学自神话传说开始,上下几千年,名篇佳作,浩如烟海。

    每一时期产生的文字作品和所运用的文学形式都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体现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和风格。格律诗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也不无例外地体现着这一规律。

    诗歌产生很早,最早见于《诗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一般也押韵,也可出现转韵现象,再往后发展,诗歌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五言、七言句式,每句字数有了变化,韵律明显,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且平仄也比较讲究。这时期的诗歌无论内容,形式都又达到了新的高度,诗歌艺术趋于成熟,这就是格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文人作格律诗,那是要讲究这些格式的。民间格律诗要写好,要流传下来,的确不易。

    我们看到了诗歌创作走向成熟,产生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结合得非常好,达到令世人称道的地步。但格律诗多局限在仕途菅海了。

    文人的彼此唱和。而于民间就不能分享诗歌的艺术美了,本身也就限制了诗歌的发展,格律诗趋向凝重、呆板,这个时期就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唐代。

    不可否认,唐代诗歌走向成熟,走向繁荣,自有其必然因素。如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发展。

    格律诗出现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但是,再往后看,唐后期和唐以后诗歌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总是感到五言、七言又不能更充分更恰切地表达其思想感情了,或是格律诗的形式过于古板,于是,活跃的思想内容就冲破了格律诗的限制形式,而更趋自由,每句字数或三或五、或七或六或四不等。

    字数灵活多变,完全看内容的需要,转韵现象更常见,这就成了长短句——词。 唐五代以后,词这一文学形式迅速发展,走向成熟,风格、流派纷呈,终于到宋代达到词发展的高峰,就象满眼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澜。

    发展到词,并不是舍弃格律诗,只是格律诗的创作,再也不会出现唐代的繁荣了。为什么呢?这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学发展的内律规定的。

    以后的各个时代继续写格律诗,内中也不乏名篇大作,但总的成就比不上唐代。其中的道理仍然是文学作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一种文学的形式如果不能更恰当地表现其内容,那么这种文学的形式就要变化,变得更贴近生活,更适于表现内容,否则就会以文害意,就要被淘汰。 同样道理,格律诗也要发展,也要变化,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完善,从而走向新的成熟。

    “五四”以后,随着新思潮涌现,新诗产生,新诗自由、灵活、追求意象或象征,越来越显出其生命力。此期虽然格律诗不断,但成就平平,包括词在内,都因不便传涌、古板、凝重而失去其发展创新的活力。

    作格律诗必注意其章法、平仄。填词也挖空心思,必讲究固定格式,如字数、句数、每首段数,这对格律诗和词的发展无疑是个限制。

    当然,客观上给新诗的创作腾出了空间,但格律诗、词已经面临着在形式上应该且必须有新的突破的时候了。 对任何文学形式,只要适合其内容,适合其体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形式上都可以做新的尝试,正如五言、七言取代四言、六言,长短句盛于格律诗衰落之时一样。

    今天,不仿我们也可作个尝试,把格律诗、词从形式上继续推向前进,实现新的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只要读起来上口、易记、易诵,精炼的几句诗蕴含丰富的内容,我们不仿谈化平仄,韵脚只在四、六押韵,而不必二、四、六押韵。

    词的发展要更自由、多变,淡化其旧有词牌规则,具体每篇分几段,每段分几句,每句多少字,完全以内容而定。这样做亦即放宽了作格律诗和填词的旧有规则,能更方便、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内容,也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情况了。

    古诗词发展 中国文学自神话传说开始,上下几千年,名篇佳作,浩如烟海。每一时期产生的文字作品和所运用的文学形式都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体现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和风格。

    格律诗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也不无例外地体现着这一规律。 诗歌产生很早,最早见于《诗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一般也押韵,也可出现转韵现象,再往后发展,诗歌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五言、七言句式,每句字数有了变化,韵律明显,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且平仄也比较讲究。

    这时期的诗歌无论内容,形式都又达到了新的高度,诗歌艺术趋于成熟,这就是格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文人作格律诗,那是要讲究这些格式的。

    民间格律诗要写好,要流传下来,的确不易。我们看到了诗歌创作走向成熟,产生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结合得非常好,达到令世人称道的地步。

    但格律诗多局限在仕途菅海了。文人的彼此唱和。

    而于民间就不能分享诗歌的艺术美了,本身也就限制了诗歌的发展,格律诗趋向凝重、呆板,这个时期就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唐代。 不可否认,唐代诗歌走向成熟,走向繁荣,自有其必然因素。

    如国力的强盛,文化的发展。格律诗出现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但是,再往后看,唐后期和唐以后诗歌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总是感到五言、七言又不能更充分更恰切地表达其思想感情了,或是格律诗的形式过于古板,于是,活跃的思。

    7.分析唐代近体诗艺术表现特点

    近体诗是一种规律严格的诗歌体裁,肖驰在他的《中国诗歌美学》中对比了古体诗与近体诗在行文上的不同:“将古诗和律诗进行比较,区别在于:前者的诗行关系是递进的,流动的,叙述的;而后者则是并列的,对比的,铺张的”。怀古诗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在古迹前关于人生、历史

    的终极观照,要表现的是在浩大的宇宙时空间中个体人生的渺小。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结构不应是连续性的,流动性的,而是将历史与现实放在一个空间中,来揭示出一段段历史所包涵的哲理。近体诗的表现方式是非叙述性,非流动性的,加之其有着省略虚词、倒装等语法特点,因而可以打破叙事的连续性结构。这使得怀古诗中的空间和时间可以并置,即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物可以同时出现于怀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中,更利于诗人抒发古今苍茫之感。试读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作者将金陵的历史剪裁为西晋灭吴的那一幕,继而又跨越了几百年,将画面切换成了作者所见的眼前的景物。因而触发了作者江山不改,人事无常的历史思考。律诗的这种非连续的、对比的、铺张的特性促成了诗中时间与空间的跳跃性,这给了作者广阔的创作空间也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8.唐诗的特点是什么

    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

    其特点为: 一、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

    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二、作者广泛。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

    三、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

    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四、体制齐备。

    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

    五、艺术成就辉煌。唐诗创造了很多完美的艺术手法,而且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

    如百花盛开,异彩纷呈。

    唐诗艺术特点分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