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中国唐诗对日本人

    1.日本人会学中国古诗吗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太深了,乃至于到了现在,在日本的教科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在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

    特别是在日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中国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也要求每个日本学生背诵,当然了,是用日本语来背诵的,

    虽然日文朗读中国诗词,已经没有了中国诗词特有的韵味,但是也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第一首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教给孩子们的第一首,也是大诗仙李白的杰作:《静夜思》,想必每个人都会背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首是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三首是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宫崎骏的动漫《猫的报恩》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就是老师在教学生学习这首诗词,恍惚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

    第四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五首是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此外,日本人还举办过一个最喜欢的中国古诗词评选,排列在前十位的中国古诗词如下:

    第1位《春望》……杜甫

    第2位《江南春》……杜牧

    第3位《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第4位《春晓》……孟浩然

    第5位《登鹳雀楼》……王之涣

    第6位《静夜思》……李白

    第7位《早发白帝城》……李白

    第8位《饮酒二十首其五》……陶渊明

    第9位《凉州词》……王翰

    第10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中国唐诗与日本俳句的区别

    俳句,是日本人的传统诗体, 它分上、中、下(五、七、五)共17个音组成,而且要求必须有一个“季语”,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

    唐诗在形式上讲究调声,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旋律。

    许多俳句被译成平仄押韵的汉诗风味,但事实上,日语是没有平仄押韵的,但有它的句调美。俳句极短小,不是用理性或感情来欣赏,几乎完全凭感觉。中国人常把它译成五言绝句。

    俳句在用极简练的语句来借景抒情、咏物明志和彰显意境之美方面,受到唐诗的影响,与唐诗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 “我庭小草复萌发,广阔天地行将绿”。"伊良古崎冬日到,喜间只鹰击长空"

    3.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快啊~~

    中古时期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各方面受到中国唐朝的深刻影响。

    一、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日本颁田制度效法中国的均田制,日本也有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二、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完全模仿长安。日本的建筑风格也是学习中国唐朝。日本的法隆寺、唐招提寺都是效法唐代建筑的典范。

    三、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仿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日本人的生活习尚、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唐诗广泛流传,深为日本人所欣赏。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尤为受到喜爱。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日本宫廷爱用唐式菜肴。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并派留学生学习唐乐。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人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

    五、社会生活方面:唐人打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日本人学习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服传入日本为日本人所喜爱,经改进为“和服”。端午节、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

    总之,唐朝是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日本从博大精深的唐文化中吸收、借鉴,参考、改良,其影响深远至今。

    4.从文学的比较方面看唐诗在日本(高分求教

    从唐诗传播到日本开始,学习、欣赏唐诗就成为日本各个时代文人们的基本教养之一。

    即使到了近现代,日本仍然把唐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并为此花了很大的工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转为向西方学习,教育制度一如西方。

    不过,直到今天,在“国语”也就是日语教育里汉文汉诗的内容仍占有一定的分量。 日本 近代文豪夏目漱石(1867~1916)在他的代表作小说《草枕》里写道: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仅仅二十个字里真是别有乾坤。

    这乾坤的功德不是《不如归》和《金色夜叉》(德富芦花的《不如归》,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两者并称为新派悲剧代表作)的功德,而是因汽船、火车、权力、衣物、道德、礼义而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忘却一切蒙头大睡的功德。 夏目漱石提到的《不如归》和《金色夜叉》是当时最流行的小说,那首诗是王维的《竹里馆》。

    夏目漱石在小说里将王维的诗比作可以使人忘掉一切现实的良药,评价不可能更高了。夏目漱石从小受到很好的汉学教育,1889年他在他最早的汉文作品《木屑集》里这样写道: 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

    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遂有意以文立身。 夏目漱石在22岁时写出此等汉文,从中不难看出他扎实的汉学功底。

    夏目漱石在《木屑集》里作汉诗数首,其中一首七言绝句为:西方决眦望茫茫,几丈巨涛拍乱塘。水尽孤帆天际去,长风吹满太平洋。

    夏目漱石的这首绝句里的“决眦”“孤帆”“天际”等几个词说明他是在用杜甫的《望岳》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的诗句。 1916年,也就是夏目漱石去世当年,夏目漱石作诗《题自画》:唐诗读罢倚栏杆,午院沉沉绿意寒。

    借问春风何处有,石前幽竹石间兰。看得出夏目漱石一直是把唐诗集放在身边经常咏诵,也一直写汉诗。

    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学的是英国语言文学,后来教授英语,还到英国留学过两年,按说夏目漱石的思想和知识结构应该是比较西化的。不过他在学习英语之前,曾经进著名的汉学私塾二松学舍学习汉学,这为他的汉学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夏目漱石那个年代,不只是夏目漱石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之前,所有的学生只能在私塾学习汉学,在新式学校开办以后,也有很多学生在私塾学习汉学。

    从前面所举的夏目漱石的汉诗不难想见,夏目漱石在二松学舍学汉学时,《唐诗选》应该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他的诗作里才会有唐诗影响的痕迹。如果再考虑到夏目漱石是用自己根本不知读音的汉语来创作汉诗的话,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日本人学作汉诗有多不容易,而能作出上面所举的汉诗又需要多么深厚的汉学素养。

    从战后到今天,在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汉文仍与现代文、日本古文同为重要内容,高中课本里的汉文当然包含汉诗,汉诗里最多的是唐诗,高中课本里出现的唐诗大都可以从《唐诗选》里找到。日本高中的国语课本里有唐诗的内容是因为日本的大学招生考试题里会出现唐诗考题。

    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即语文考试题里有一道汉文题,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五,汉文题就有可能是唐诗题。1992年日本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考题的汉文部分就是白居易的诗。

    现在日本的高中国语教育经过多次改革,虽然汉语部分已经少了许多,一些大学的招生考试也不再出汉文问题,但是一流大学的考试还是保留了汉语试题。在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国语试题里,如果有唐诗试题的话,一般会先将唐诗列出,然后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大学考试模拟题中的汉语测试部分大概是怎样的。试题是从株式会社河合出版的《完美题集国语Ⅰ、Ⅱ》中摘选出来的。

    下面的五言律诗是盛唐诗人王维晚春一日在别墅里接待几个客人时的作品。阅读此诗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问1:第二句“图书共五车”是藏书丰富的意思。另外还有形容藏书丰富的成语,从以下的成语中选一个。

    ⑴温故知新 ⑵汗牛充栋 ⑶曲学阿世 ⑷金科玉条 ⑹多士济济 ⑹多岐亡羊 问2:诗的第二联(第三、四句)讲的是什么?从下面的⑴~⑹里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另外,第四句是说曾有一个风流倜傥的人以为如果有好看的竹子的话,即便是不认识的人家也可以进去观赏,这是指哪个典故? ⑴用烹葵来招待的是上等的客人。

    想看竹子就随便进去的是贫穷的人家。 ⑵不能用烹葵招待客人的贫穷人家里,来了想要看竹子的尊贵客人。

    ⑶请吃招待上等客人的食物,请客人欣赏在贫穷人家里看不到的漂亮竹子。 ⑷虽然在如此贫穷的家里不能用像样的饭菜招待宾客,但是有竹子可供欣赏。

    ⑸正用自己做的饭菜招待宾客时,客人却说要看竹子到不认识的贫家去了。 ⑹烹葵招待尊贵的客人,然后请客人欣赏相对贫穷人家过于奢侈的竹子。

    问3:下列⑴~⑻词汇里的“过”字与第六句“莺啼过落花”里的“过”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个和哪个?选出两个最恰当的词汇。 ⑴过客 ⑵过激 ⑶过失 ⑷过信 ⑸过分 ⑹过大 ⑺罪过 ⑻经过 问4:第四联(第七、八句。

    中国唐诗对日本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