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客路青山外

    1.古诗次北固山下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本诗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定传神的水平,颔联中的 阔 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颔联以“一帆悬”之小景,衬托出“两岸阔”之大景,极富神韵.从全诗看,作者通过描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的景色,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2本诗颈联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情感:.“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下一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流年似水 乡情如歌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山是扬子江的中段,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夜之间已是中分二年,早上升起的海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如果说颌联是从景物入手,以形式之美引发颈联;那么就可说颈联是从天人感应拓展,以胸怀之美照应颌联。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意义恐怕就不是单纯的艺术性问题了,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

    3.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从体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在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思乡怀人诗.(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学生要明确,描绘某句诗的画面,一定要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与描写.“平“是几与岸平,“阔“是开阔,“正“是风向正好.据此可描绘诗中的画面.这幅画面给人豁然开朗之感,见到些情此景,诗人心中郁积的思乡之情稍稍得到了些许的缓解.(3)本题考查赏析诗人感情的能力.诗歌前三联写景,尾联集中表达了情感.从“乡书”、“归雁”等关键词可以理解到诗人客居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答案:(1)唐代;七言律诗;思乡怀人诗.(2)潮水上涨,与两岸齐平,更显水面开阔;风势正顺,大江直流,白帆高高扬起.(3)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的绿水间.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太阳.。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什么简单点

    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出处: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次北固山下》。

    原文节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此诗最重要的就是整体性,在此之前山水诗有句无篇,而此后的山水诗景理并写。这是盛唐山水诗的典型特征,也反映了唐诗格律上的高度成熟。

    纵观全诗,结构上前后呼应,每一联对仗工整,用字精炼准确,意象生动活泼,所以全诗显得很生动。再加上诗人写诗时立意高远,情绪豪迈但不粗糙,更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各个方面都几近完美,达到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水准。

    5.古诗词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

    “生” “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2。

    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词语的赏析能力。

    “生”“入”两字都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将太阳和春天赋予生命力,写出了对今后生活的渴望,同时赋予深刻的哲理。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主题的理解能力。本首诗作者借助对北固山的周边环境的描写,表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诗歌的最后一句中“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考点:赏析诗词词语,理解古诗主题点评: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多读多看,了解诗人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理解诗文的意境。理解诗词的主旨。

    掌握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仔细阅读体会,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揣摩诗词句子含义,理解诗人的写作目的,从而理解诗词的意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