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唐诗里的民俗节日

    1.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以及习俗

    1。《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3。《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

    4。《除日》: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除夕节

    5。《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

    6。《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端午节

    2.本国古诗词中写传统节日、风俗的有哪些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7a64e59b9ee7ad9431333332643337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风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3.【描写节日风俗习惯的诗句】

    唐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端午节: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4.我国古代诗词中反映民俗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青玉案 元夕 》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春龙节(二月初二):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的前一、二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 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 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 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巳节(三月初三):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古代上巳节活动:

    祓除畔浴,修禊之事。

    流觞曲水,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做赋的节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兰亭之会。

    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

    春游踏青,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

    端午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 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 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唐诗中的节令风俗

    隋唐五代是中国节令风俗划时代的大变革时期。

    节令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自汉魏以来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为主要特征的节令风俗,开始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成为名符其实的“佳节良辰”。随着这一特性的转变,节令风俗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元旦,爆竹的驱鬼之意渐趋淡漠,而成为人们除旧岁庆新年的娱乐喜庆活动。

    击鼓驱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驱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成为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歌舞。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

    上巳节的祓禊已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节的拜月礼仪变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赏月的消遣。

    每逢佳节,宫廷中大摆宴席,歌舞通宵彻夜,欢度良宵美景。民间则是“士女如云,车马塞路”。

    《隋书·柳彧传》说:隋文帝时,京城及外州,每正月望夜,“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

    这段文字反映了隋代长安元宵之夜的盛况,也体现了节令习俗在性质上的转变。这一时期,不仅节令风俗中原有的内容向娱乐型转变,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风俗,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节令风俗的内容。

    比如,大量的娱乐活动出现在节令风俗中,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马、斗鸡、斗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种各样,内容绚丽多彩。这些娱乐活动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节日中进行,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极大地增加了当时节令习俗中的娱乐性因素。

    唐代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如千秋节、中和节等。此外,将元宵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

    晦日送穷、清明扫墓、改“端五”为“端午”、中秋赏月、重阳正式定为节日等都始于隋唐时代。隋唐五代时期,有关节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再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中,原来充满妖异、灾变、吉凶、忌讳、卜筮等迷信色彩的内容开始被具有人情味和浪漫气息的内容所代替,体现了节令的愈加生活化。

    比如,唐代出现了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并迅速在民间广泛传播,于是到晚唐五代时,滑稽有趣的钟馗取代了汉魏时的凶神神荼、郁垒,成为家家户户驱鬼避邪的门神。再如,起源于自然崇拜的拜月习俗,演变为赏月、玩月等娱乐活动。

    人们仰望皓洁的月亮,产生出无穷的憧憬和遐想,于是便产生了吴刚砍桂树、唐玄宗夜游月宫等美丽的传说。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秋节赏月习俗的盛况,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五代时期人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节令风俗的新面貌。

    中国节令风俗的特点之一,就是礼俗与风俗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在隋唐五代时期表现得很充分。

    比如,清明祭扫本是民间习俗,到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就变成了礼俗。在隋唐两朝的礼典中,元旦时举行迎春、迎神之仪,社日的祭社神,上巳日的春禊,千秋节的庆典,改换年号,册立太子,公主出嫁及吉兆等国家大喜庆,举行的大酺等都是重要的礼俗,同时,这些又是节令风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就隋唐五代节令风俗中的新内容分别加以论述。门神钟馗 “门神”一词,始见于《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释菜,礼门神”。

    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说,所谓“五祀”,即祭祀门、户、井、灶、土地等五神。门神就是其中之一。

    周朝时,门神无名又无姓,虽然《礼记》中已有门神的记载,但此时门神并无具体物象可指。到战国、两汉时,才逐渐形象化,出现了图绘的司门之神——神荼和郁垒。

    大约到晚唐及五代时候,门神由神荼、郁垒换成了钟馗。宋代沈括《补笔谈》卷三引吴道子的钟馗画上唐人题记及高承《事物纪原》说:开元年间,唐玄宗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活了一个多月也未能治好。

    一天深夜,玄宗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小鬼身穿绛色衣,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来盗窃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皇帝的玉笛。这时一大鬼“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

    唐玄宗惊问道:“你是谁?”大鬼回答:“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唐玄宗大梦醒来,病一下好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告诉他梦中所见形象。

    吴道子不愧为一代画坛大师,听完后挥洒丹青,一会便画成了。玄宗皇帝瞠视很久,说道:“真想不到与我梦里的形象一样!”赏给吴道子百金,并题诗一首。

    这虽是一则传说故事,但它是有史实根据的。唐代吴道子确实画过钟馗像。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说:“吴道子有《十指钟旭》传于代”。“钟旭”当是“钟馗”。

    宋人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吴道子的钟馗图在唐亡以后,曾被蜀后主王衍所得。吴道子画钟馗图之后,唐玄宗下令将钟馗像“因图异状,颁显有司”,使钟馗开始成为辟邪驱鬼的门神。

    这一点还可以从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刘禹锡《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等文中得到印证。当时,每逢新年,唐朝皇帝便将钟馗像和新历日赐给近臣,而赐予钟馗像的目的是“图写威神,驱除群厉,⋯⋯增门户之贵。”

    可见,钟馗已经具有门神的职能了。唐代敦煌流行一种六言体歌谣,称作《儿郎伟驱傩》,是每年十二月民。

    6.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春节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

    唐代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清明节

    《清明》

    唐代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日赐衣》

    唐代 杜甫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

    汉代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 王唯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

    《八月十五夜月》

    唐代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7.关于古诗中的节日习俗,注明古诗所表现出来的节日习俗,谢谢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老人节”。

    这一天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避祸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重阳节恰好在金秋,菊花盛开。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中“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及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中 “他乡共酌金花酒”。表现出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人们赏菊、饮菊花酒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有把茱萸带在手臂的,还有插在头上的。

    晋代《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在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也可以看出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我国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希望大家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发扬光大。

    8.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古诗

    春节的: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的: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明的: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的: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的: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诗里的民俗节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