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人皎然为何出家
1.关于皎然的典故
皎然当然是个爱茶之人不可不提的人,而且和宜兴有着直接的联系。
皎然,这个中唐时期的和尚原本姓谢,字清昼,长城(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出家为僧,久居吴兴杼山妙喜寺,唐时的阳羡属于常州,而紧邻阳羡的长兴则属湖州(古时称吴兴),它们中间隔着顾渚,对于顾渚山,所有涉及阳羡茶的专著无不要着重描写其特有的顾渚紫笋茶,康熙《长兴县志》也有载说:“顾渚山,在县治西北四十七里,高一百八十丈,围十二里。”皎然和尚著有《皎然集》,一名《杼山集》。
在一大批唐代的和尚里,他的文名最高;他自夸是谢灵运、谢朓的子孙,(据传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而皎然僧也确曾提过“我祖文章有盛名”的话,人家因而推重他说:“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这些事情都可以在赞宁《高僧传三集·皎然传》里找到出处。
还有说法是皎然僧是韦应物唱酬的诗友,甚至是刘禹锡在童年也曾被他赏识,这个可以在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一九《澈上人丈集纪》里找见,更有说法是李端也曾从他读书,《唐才子传》里也说李端“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 唐代诗人有论诗专著,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
皎然的《诗式》是其中最像样的一种。他树立了像“四不”、“二要”等等标准,但不必以此责望他的创作实践能否符合他自己的理论。
他的议论里有一点是有助于了解他的作品的:他反对陈子昂以来对六朝诗歌的鄙弃和抹煞。他所擅长的五言诗风格上也很接近六朝诗里那种清淡轻松的篇章,例如他写过的《寻陆鸿渐不遇》,和谐而流动,极像六朝的具备律诗声调的五言古诗。
例如,我们确实可以好好读一读他写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诗前四句写境,后四句写“寻”和“不遇”。通首不用对偶,平仄合律,是所谓“散律”。
“欲去”的意思是说想离去。“问西家”意思是还是到西边邻舍去问问吧。
末两句系“西家”的答话。“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
皎然和茶的干系,和起唐之始就兴起的禅茶之风是有直接因果的,到了皎然和尚生活的这段时期,王维、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相继去世,活动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唐德宗贞元年间的诗坛上的,是较年轻的刘长卿、顾况、韦应物及被称为“大历十才子”的一批诗人。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在富庶风流的盛唐时代度过了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战乱之后的破败萧条。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戎昱《八月十五日》),“白发壮心死,愁看国步移。
关山惨无色,亲爱忽惊离”(钱起《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时代盛衰变化在他们心上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使他们感到格外痛苦。 你可以理解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主流思潮,因此,这个环境下,类似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形势一样,佛、道两教的影响便日益在诗人心中加深。
正如《新唐书·五行志》所说,天宝以后,士人们多寄情于江湖僧寺。因为佛、道两教在这个时代都特别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而静谧的寺观多坐落在幽深的山水环境之中,这一切都吻合于文人此时希望摆脱人世烦恼的心境。
所以韦应物说自己是“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顾况则说自己是“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题明霞台》),耿湋更表示“愿向空门里,修持比画龙”(《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这种时代风尚和人生情趣又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趣。
大历、贞元时期,大量的诗歌都表现了一种审美上带有共通性的趋向,即通过描述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荒寂以表现对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因此,出于自然的茶道之风,就很自然地融合到这个时代。
那时的文人僧人道人可以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他们可以有这样的共鸣: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
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画家萧海春有一幅描绘皎然的绘画较好的表现了这种禅道交融的意境,见旁图: 至德初,茶圣陆羽与皎然开始结交,皎然在其《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吟:“欲赏芳菲不待晨,忘情人访有情人”,以“忘情人”自喻。
这在另一角度,则又恰好说明了他与陆羽的情深意笃。当然,当时的皎然以高僧称著吴越,凡到过这一带的朝臣名士,如颜真卿、韦渠牟、韦应物、张荐等等,均与皎然十分亲善。
这些人中,有些与陆羽成了至交可能是由皎然的关系。从这点来说,皎然对陆羽蜚声文坛,或也起过一定提携作用的。
当我们提到陆羽的时候,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把他当成茶道的理论家,但是实际上,在那个时代,他的主要角色仍然是一个野散不羁的文人,不管是陆羽还是皎然,或是他们周围的朋友,都是类似的文客。就皎然自己的文学特点而言,据钱钟书的唐人注解中所说的那样,皎然的著作。
2.请问有没有谁知道,“东方白云意”是什么诗里的哦
僧皎然就在《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中写道: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僧皎然(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画。长城(今浙江兴县人)。皎然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号,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他是唐代著名诗僧。与韦应物及刘禹锡、李端等均有交往。其诗以山水、宗教为主要题材,清淡自然,多写幽境。也写过一些描写边塞和恋情的诗。他还著有诗论《诗式》,在我国古代诗论中有一定的地位。
有《皎然集》。事见《唐诗纪事》卷七十三,《唐才子传》卷四。
是这首吧
3.《怡山发愿文》是历史上那个朝代的高僧写的
怡山发愿文的作者是唐朝的了然(亦作皎然)禅师。师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擅书法,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初期禅宗碑文多出自其手。师所撰的怡山发愿文亦被十方丛林定为课诵的发愿文。
这个发愿文十分重要,它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忏悔,即“自违真性。沥一心而忏悔”这一段。忏悔就是否定自已,当我们敢於否定自已的时候,才能超越自已,如果我们不敢否定自已,不敢认错,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二个部分是“所愿能仁拯拔,善友提携”就是发愿要修行,此愿不止於今生今世,而是生生世世的。
最后“正信出家,童贞入道。.”是出家人的愿,及现在还没有因缘出家的人所发的愿,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出家,而且可以在身心很清净的情况下修行,即文中的 ”不染世缘,常修梵行,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4.隋唐历史上的李季兰是怎样一个人
李季兰原名李绐,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她六岁她的父亲觉得她年纪虽小,却性情不宁,将来必会出乱子,于是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转眼间她已经十六岁了,对观中生活渐渐觉得寡淡无味,向往外面的世界。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见有一个清秀的小道姑,就常与她逗笑,李季兰每每以秋波暗送。不过仅此而已,李季兰并没有做出什麽越轨的事。
有一天她偷偷跑到剡溪中荡舟,遇到了隐居在此的名士朱放,言谈投机,一见如故。以后朱放常到溪边与她相会,游山玩水。不久朱放去了江西为官,两人挥泪而别。就在李季兰日思慕想,难舍旧情的时候,又有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拜访了她,这人就是著名的“茶圣”陆羽。陆羽的到来恰好弥补了李季兰的失落情绪,二人经常煮雪烹茶,对坐清谈。陆羽是个细心热情的人,在李季兰重病之时,一直在她身边照料,李季兰感动不已。
陆羽还有一个朋友--僧人皎然,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志趣相投。李若兰也曾钟情于皎然,但皎然心如止水不为所动。李季兰最终叹道:“禅心已如沾呢絮。不随东风任意飞。”
李季兰与陆羽的感情未曾间断,但二人碍于身份,不能婚嫁,只能互为知己。而李季兰的诗名越传越广,有她引发的诗友会集活动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广,直至广陵--即现在的扬州,扬州是当时文人荟萃的地方,李季兰的诗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后连唐玄宗也听说了,传旨要她上京面圣。此时的李季兰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可是极大地殊荣,但她的容颜已随着岁月衰退,她不免又悲又喜,作诗道: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峰。
就在她赴往长安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惶西逃,而李季兰也在战火中不知所终了。
5.巴霍巴历史是写那个朝代
巴霍巴利是印度电影中的吧
讲一下,影片主人公即“摩哂陀·巴霍巴利”,摩揭陀是古代北印的一大强国,也是所谓“印度十六雄国”之一。
我没找到巴霍巴利具体指的是印度哪一个王,但我查到了“摩喜施末底”这个国家,确实存在,与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商羯罗”在同一时间,可见该国至少应该是在公元7-8世纪左右,与唐朝相同。
综上所述,故事应该是指摩揭陀,梵文、巴利文Magadha,王国位于恒河中下游地区(与开始地图基本相同),大体相当于今比哈尔邦的中南部。从时间来看应该与戒日王朝有过一定关系。
6.麻烦,张继和皎然两首诗的赏析和作者简介
赏析:本篇作者,一作张继,题曰《重经巴丘》;一作李群玉,题曰《重经巴丘追感》,题下原注:“开成初,陪故员外从翁诗酒游泛。”
经考证,多以作群玉诗为是。群玉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可知所谓从翁当即李虞员外。
重经巴丘,忆昔年与从翁泛舟于洞庭青草之间,饮酒赋诗,豪迈潇洒,宛似东汉郭泰与李膺之同舟,飘飘然有神仙风度。如今从翁故去,而往事如梦,不胜感慨,竟至潸然泪下。
不加藻饰,而情感真挚,自可讽诵。 简介:张继(?~约779),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
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
然铨选落地,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
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
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简介:皎然,中国唐代僧人、诗人。
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自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
幼负异才,生性与佛道相合,早年即倾心佛理,成年后就削发为僧。从灵隐寺戒坛守直律师受戒,于毗尼道,尤所留心。
后又“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及中年,又专意于禅,“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
曾与灵彻、陆羽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为莫逆之交。皎然出家后,始终不忘吟诗。
赞宁《高僧传》称赞他“文章隽丽,当时号为释门伟器”。皎然常以诗会友,与同时代的许多文人学者如于、颜真卿、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等,都过从甚密。
湖州刺史颜真卿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也曾邀请皎然参加。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今不见传,另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传世。
皎然最出色的成就还不在于他清机逸响、闲淡自如、富于深厚意境和情味的诗作,而在于他的诗论专著——《诗式》与《诗议》。其中又以《诗式》贡献最大。
皎然《诗式》共5卷,最初可能只是一些评论古今人诗与讨论作诗体式的札记,贞元五年(789年),经前御史中丞、湖州刺史(或云湖州长史)李洪提议整理而成。它既是皎然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结论,也是皎然以其美学观点,对“两汉以降,至于我唐,名篇丽句,凡若干人”的诗歌创作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它是中国较早出现而又较为完备的一部探讨诗歌艺术的专著。
《诗式》还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比较深入地探讨了诗歌的审美特质。认为诗的旨味“可以意冥,难以言状”,所以读者赏诗,也应该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意而忘其言,“但见性情,不睹文字”。
由于皎然的《诗式》对于诗歌创作和品评的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有许多真知灼见,所以深得后人的好评。如元辛文房的《皎然上人传》就说皎然的《诗式》、《试评》“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唐才子传》卷四)。
明人胡震亨在对比诸种诗话以后也说“以上诗话,惟皎师《诗式》、《诗议》二撰,时有妙解”。 /view/68817.htm。